时间: 2025-05-01 15:5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51:08
原文展示:
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兰荣一何晚,严霜瘁其柯。哀哉二芳草,不植太山阿。文质道所贵,遭时用有嘉。绛灌临衡宰,谓谊崇浮华。贤才抑不用,远投荆南沙。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安得孔仲尼,为世陈四科。
白话文翻译:
灵芝生长在河洲上,因洪波而动摇。兰花绽放得多么晚,严霜使它的枝干枯萎。悲哀啊,这两株芳草,没有种植在泰山之旁。文质彬彬是道所推崇的,遭遇时运而被重用是值得赞美的。绛灌这样的大臣掌权,认为贾谊崇尚浮华。贤才被压抑而不得重用,被远放至荆南的沙地。怀抱美玉骑着骏马,却遇不到伯乐和卞和。如何才能有孔仲尼,为世间陈述四科的学问。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郦炎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遭遇。这首诗通过灵芝和兰花的比喻,表达了对贤才不被重用的悲哀,以及对时代不重视真正才德的批判。诗中提到的贾谊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因被权臣排挤而不得志,最终被贬至偏远之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灵芝和兰花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贤才在动荡的社会中遭受的困境。诗中“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和“兰荣一何晚,严霜瘁其柯”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贤才在恶劣环境中挣扎的无奈。后文通过对贾谊的提及,进一步强化了诗中对贤才不被重用的主题。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代的不满和对贤才的同情。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贤才不被重用的悲哀和对时代不重视真正才德的批判。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贤才的同情和对时代的反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灵芝”和“兰荣”分别象征什么? A. 高洁的贤才 B. 珍贵的药材 C. 美丽的花朵 D. 动荡的社会环境
诗中提到的“绛灌”指的是谁? A. 汉初名将绛侯周勃和灌婴 B. 古代善于识马和识玉的人 C. 汉代文学家、政治家贾谊 D. 孔子
诗中提到的“孔仲尼”指的是谁? A. 孔子 B. 汉初名将绛侯周勃 C. 汉代文学家、政治家贾谊 D. 古代善于识马和识玉的人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