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0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06:43
送人之淮东
作者:揭傒斯 〔元代〕
扁舟何处客,此地饱经过。
彭蠡江声合,扬州月色多。
天低知近海,地阔欲横河。
自是吾生拙,如君定若何。
这位客人,你的扁舟要驶向何方?在这里,我已经走过了很多次。
彭蠡江的水声与扬州的月色交融在一起。
天空低垂,这里离海很近;大地辽阔,仿佛要横跨河流。
我这一生本就笨拙,如今你又将如何呢?
“彭蠡江”出自《楚辞》,是古代文人常提及的江河,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眷恋。扬州则是历史上繁华的城市,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揭傒斯,元代诗人,生于元代,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友人去往淮东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送人之淮东》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用“扁舟何处客”将读者引入送别的场景,展现出一种惆怅的氛围。接着提到“彭蠡江声合,扬州月色多”,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既是对友人旅途的祝福,也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天低知近海,地阔欲横河”,生动地体现出人们对辽阔自然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与不安。结尾的“自是吾生拙,如君定若何”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自嘲,表达了对自身生活拙劣的反思与对友人未来的关心,让整首诗充满了思索与情感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扁舟”指的是什么?
A. 大船
B. 小船
C. 渔船
D. 游艇
“彭蠡江声合”中的“彭蠡江”主要指哪个地区?
A. 北方
B. 江南
C. 西北
D. 东北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B. 对友谊的珍视与人生的感慨
C. 对历史的思考
D. 对爱情的描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但更加豪放,展现出一种壮志凌云的气概;而揭傒斯的《送人之淮东》则更加细腻,情感更为内敛,体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