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6:27
《乌夜啼赠友人别》
作者:刘崧 〔明代〕
华灯张筵促弦急,
隔帘霜落风吹入。
琴中弹得乌夜啼,
啼声夜寒高复低。
林乌何来飞拨剌,
夜半哑哑声不歇。
姑苏城上拂黄云,
铜雀枝边绕明月。
月行渐远声渐稀,
扬彩各自东西飞。
东边日中有伴侣,
看汝飞鸣日边去。
华灯下的筵席上,弦乐声急促而响亮,
隔着帘子听见霜降的寒风吹入。
琴声中弹出《乌夜啼》,
那啼声在夜里寒冷中时高时低。
林中的乌鸦从哪里飞来,
半夜里哑哑的叫声不断。
姑苏城上黄云轻拂,
铜雀枝头明月绕飞。
月亮逐渐远去,声音也越来越稀疏,
五彩斑斓的色彩各自朝东西飞去。
东边日中有伴侣,
看你飞去鸣叫在日边。
作者介绍:刘崧(约1580年-1640年),明代诗人,字子深,号东海,江苏常熟人。他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生活与自然,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崧与友人离别之际,表现了他对友人的不舍与思念之情,同时也映射出夜晚的孤寂与冷清。
《乌夜啼赠友人别》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音乐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开篇以“华灯张筵”营造出热闹的场景,然而随即转入“隔帘霜落风吹入”,暗示了寒冷与孤独。诗中反复出现的“乌夜啼”不仅是夜晚的背景声,更象征着离别的惆怅与不安。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姑苏城的景象,黄云与明月交相辉映,仿佛在为离别增添一层忧伤的色彩。最后,诗人以“东边日中有伴侣”结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和希望。整首诗在情感上由热闹转为冷清,再到期望,层层递进,展现了离别时的深厚情谊与对未来的祝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华灯”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姑苏城”位于哪个省?
诗人通过“月行渐远声渐稀”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乌夜啼赠友人别》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