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8 17:1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14:33
峭帆十幅飞腾。饿鸱声。长啸骑蓬掠过吕蒙城。腰下箭。匣中剑。似霜明。血染一江鲛鳄不闻腥。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壮丽的海上场景:十幅高耸的帆船在风中飞驰,饿鸱的叫声回荡。骑着蓬草的英雄长啸而过吕蒙城。腰间挂着的箭,匣子里藏着的剑,仿佛在寒霜下闪耀着光芒。江水中流淌着血,却没有腥味。
这首《乌夜啼 丹阳归舟大风》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海上战斗图景。诗的开头以“峭帆十幅飞腾”描写了船帆在大风中的雄姿,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激烈的氛围。紧接着,“饿鸱声”暗示着战斗的残酷与紧迫感,猛禽的叫声更是为场景增添了几分凶险。
随着诗句的推进,骑蓬掠过吕蒙城的形象,既有对历史英雄的追思,又带有现代人对过往辉煌的反思。“腰下箭,匣中剑”展现出战士的准备和决心,仿佛在说,随时都可能迎接挑战。最后一句“血染一江鲛鳄不闻腥”,则让人感受到战斗的悲壮与冷酷,血与死的象征让诗的情感达到高潮。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景象,更传达了对英雄气概的崇敬和对战争的深思,展现出诗人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切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峭帆十幅飞腾”中的“峭”字意思是:
a) 直立的
b) 陡峭的
c) 高耸的
答案:c) 高耸的
“腰下箭,匣中剑”中,诗人想表达什么?
a) 战士的准备
b) 生活的琐碎
c) 诗人的懊恼
答案:a) 战士的准备
诗中提到的“吕蒙城”象征:
a) 和平
b) 英雄事迹
c) 战争失败
答案:b) 英雄事迹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