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1:3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1:34:34
乌夜啼
作者: 蒋敦复 〔清代〕
梁燕双栖梦稳,钗虫斜缀釭明。
花阴寂寂金铃语,罗袜湿无声。
今夕偏磨好事,教人无奈多情。
画桥明日垂杨柳,丝雨绿愁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燕子在梦中安稳地栖息,灯下的钗虫轻轻地缠绕在灯绳上,灯光明亮。花影下,金铃声寂静无声,湿润的罗袜也没有发出声音。今夜偏偏磨灭了美好的事情,让人无奈的是这多情的心绪。明天的画桥上垂柳轻拂,细雨如丝,让人愁苦的莺鸟在其间鸣唱。
此诗虽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梁燕双栖”可引申为对双宿双飞的美好向往,常出现在古代文人笔下;“画桥”与“垂杨柳”是古代园林景观常见的意象,象征着优雅与柔美的环境。
作者介绍:蒋敦复(1828-1890),字容甫,号涤庵,清代诗人,曾任职于清朝的地方官,因其富有才情而被后人传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正值清代社会风气相对开放,文人多以诗歌抒发情感。
《乌夜啼》是一首典型的清代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爱情与生活的感慨。诗的开头以“梁燕双栖梦稳”引入,燕子的双栖暗示了和谐的爱情,而“钗虫斜缀釭明”则以虫鸣的细节,营造出宁静的夜晚氛围。接下来的“花阴寂寂金铃语”表达了环境的祥和与内心的孤独,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今夕偏磨好事”一句,揭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愈显多情的无奈。最后两句,描绘了明日的画桥与垂柳,流露出对未来的忧愁与期待,构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画面,尽管充满愁苦,但仍然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的传达上极为细腻,既有夜的静谧,又有对爱情的思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主旨在于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失去美好时光的惋惜,透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内涵。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今夕偏磨好事”中的“好事”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画桥”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