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寄呈刑曹徐侍郎 其六

《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寄呈刑曹徐侍郎 其六》

时间: 2025-08-13 14:55:05

诗句

畴昔公何如,尽读天下书。

公今复何似,未如张与于。

皋陶当日语,一一皆世模。

但令犴狱空,安用高吾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14:55:05

原文展示

畴昔公何如,尽读天下书。
公今复何似,未如张与于。
皋陶当日语,一一皆世模。
但令犴狱空,安用高吾闾。

白话文翻译

过去您是什么样的人,曾经尽读天下的书籍。
如今您又是什么样子,未必比得上张与于。
皋陶当年所说的话,每一句都是世人的榜样。
只要让监狱空无一人,何必在乎我的高门大户呢。

注释

  • 畴昔:指过去,昔日。
  • :对人的尊称,此处指金少卿。
  • 张与于:指历史上著名的仁德之士,特指张良与于阗。
  • 皋陶:古代著名的法官,代表公正、明理的形象。
  • 犴狱:指监狱,此处比喻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 安用:何必、为什么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仲并,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有作品流传于世,风格清新脱俗,常以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为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金少卿赴阙之际,表达了对其的寄托与期望,反映了社会对法治与公正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金少卿的命运为线索,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渴望和对公正的追求。首句“畴昔公何如,尽读天下书”将目光投向金少卿的过去,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和对治国理政的深刻理解。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指出如今的金少卿似乎不如历史上的仁德之士“张与于”,暗含对当下政局的失望。

“皋陶当日语,一一皆世模”则是对古代法官皋陶的肯定,皋陶被视为公正的象征,诗人希望金少卿能效仿其精神,做出对社会有益的贡献。最后两句“但令犴狱空,安用高吾闾”,更是直白的表达了对社会和谐的向往,监狱空无一人,表明社会安定,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期许。

整首诗在对比与期待中流露出深远的思考,不仅是对金少卿的勉励,也折射出对社会正义的关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畴昔公何如,尽读天下书。”:询问金少卿过去的情况,强调他曾广泛阅读的经历。
    2. “公今复何似,未如张与于。”:对比他现在的表现,认为比起历史名人仍显不足。
    3. “皋陶当日语,一一皆世模。”:赞美皋陶的言行,认为他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效仿。
    4. “但令犴狱空,安用高吾闾。”:只要社会安定,监狱无人,何必在乎门第高低。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金少卿与历史人物,突出其不足。
    • 典故:引用皋陶、张良等典故,增强诗句的厚重感。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理想的政治状态展开,表达了对公正与和谐社会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象征知识与智慧。
  • 犴狱:象征社会的安定与公正。
  • 皋陶:象征公正与理想的法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犴狱”指的是什么? A. 监狱
    B. 学校
    C. 王宫
    D. 庙宇

  2. “皋陶当日语,一一皆世模”中的“世模”是什么意思? A. 名人
    B. 模范
    C. 书籍
    D. 法律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仲并的此作与杜甫的《春望》,二者都表现了对社会的关注,但仲并更侧重于法治与公正的理想,杜甫则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鉴赏与研究》

相关查询

观事吟 天道吟 首尾吟 其二十四 首尾吟 其二十 君子行 观三王吟 戏谢富相公惠班笋三首 思友吟 言语吟 相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傍柳随花 连昏达曙 不辞劳苦 柔开头的成语 藏结尾的成语 御街 閠字旁的字 鸭行鹅步 刻急 兴文偃武 包含津的成语 血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形影相吊 見字旁的字 鸭饼 马上得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