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1:23:00
原文展示: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出入时。春初暖兮日迟迟,秋初凉兮云微微。轻风动垂柳依依,细雨过芳草萋萋。林下小车游未归,尧夫非是爱吟诗。
白话文翻译:
邵雍并不是特别喜欢写诗,诗中描绘的是他日常出入时的景象。春天初暖,阳光渐渐变得温暖而缓慢;秋天初凉,云彩轻轻飘动。微风吹动着垂柳,显得依依不舍;细雨过后,芳草更加茂盛。林间小车出游还未归来,邵雍并不是特别喜欢写诗。
注释:
- 尧夫:邵雍的自称。
- 出入时:日常出入的场景。
- 迟迟:缓慢,形容阳光温暖而缓慢。
- 微微:轻轻,形容云彩轻轻飘动。
-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 萋萋:茂盛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邵雍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邵雍日常出入时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春初和秋初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春初和秋初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邵雍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诗中“春初暖兮日迟迟,秋初凉兮云微微”一句,通过对阳光和云彩的描绘,传达了季节交替时的微妙变化。“轻风动垂柳依依,细雨过芳草萋萋”则进一步以垂柳和芳草为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作者并不是特别喜欢写诗,而是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 “诗是尧夫出入时”:说明诗歌描绘的是作者日常出入时的景象。
- “春初暖兮日迟迟”:描绘春天初暖时,阳光温暖而缓慢。
- “秋初凉兮云微微”:描绘秋天初凉时,云彩轻轻飘动。
- “轻风动垂柳依依”:描绘微风吹动垂柳,显得依依不舍。
- “细雨过芳草萋萋”:描绘细雨过后,芳草更加茂盛。
- “林下小车游未归”:描绘林间小车出游还未归来。
- “尧夫非是爱吟诗”:再次强调作者并不是特别喜欢写诗。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日迟迟”和“云微微”等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象。
- 拟人:通过“依依”和“萋萋”等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春初暖兮日迟迟,秋初凉兮云微微”,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春初、日迟迟、秋初、云微微、轻风、垂柳、依依、细雨、芳草、萋萋。
- 解释: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自然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季节交替时的微妙变化和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初暖兮日迟迟”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中“轻风动垂柳依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中“尧夫非是爱吟诗”出现了几次?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四次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邵雍的其他作品,如《秋怀》等,也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诗集》:收录了邵雍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邵雍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