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2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22:29
殿宇时闻燕雀喧,虚庭尽日少人行。
孤吟独坐情何限,时喜风传中鹄声。
诗人在静谧的殿宇中,偶尔听到燕雀的喧闹声,空旷的庭院里整天几乎没有人走动。我一个人吟唱,坐在那里,心中的情感难以言尽,时常欣喜于风中传来的鸿雁鸣声。
丘濬(生卒年不详),字子渊,号瑶华,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他的诗歌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以清新自然著称。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丘濬的隐居生活之时,反映了他在寺中独处时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宁静环境的喜爱与孤独感。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与心境,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清雅生活的理想。
《寺中闻射因成》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作。整首诗以寺庙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外界声音的敏感反应。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殿宇中偶尔传来的燕雀喧闹声,与空旷的庭院形成了鲜明对比,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感觉。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外界的宁静,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接下来的“孤吟独坐情何限”一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他在独自吟唱中,感受到情感的无尽与深邃,仿佛与世隔绝,在这静谧之中,时间也显得漫长而无边。最后一句“时喜风传中鹄声”,则通过鸿雁的鸣声引出对远方的向往与期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出宁静与喧嚣、孤独与渴望之间的关系,深刻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不仅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生命的独立思考与追求,堪称一首精致的抒情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对比、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比如,外界的喧闹与内心的孤独形成强烈对比,鸿雁的鸣声则象征着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表现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在孤独中思考人生的深邃情感。通过对寺院环境的描绘和对鸿雁鸣声的感受,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反映了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孤吟独坐”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鹄声”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