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点绛唇 其三

《点绛唇 其三》

时间: 2025-05-02 16:22:03

诗句

何来一串真珠◇,轻燕穿梭。

◇点晴波。

只在腰身转处多。

柘枝画鼓沉檀拍,闹了银蛾。

生受眉窝。

瘦到弓鞋窄窄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22:03

原文展示:

何来一串真珠,轻燕穿梭。点晴波。只在腰身转处多。柘枝画鼓沉檀拍,闹了银蛾。生受眉窝。瘦到弓鞋窄窄罗。

白话文翻译:

何以竟有一串如真珠般的景象,轻盈的燕子在空中穿梭,点亮了波光。只是在她的腰肢转动处显得更加动人。柘枝画的鼓声沉重如檀香的拍打,打扰了那银色的蛾子,仿佛生生地凝聚了眉梢的情愫。她瘦得仿佛弓鞋也变得窄窄的。

注释:

  • 串真珠:比喻美丽的景象或事物,可能指的是女子的装饰或姿态。
  • 轻燕:轻盈的小燕子,象征灵动和优雅。
  • 点晴波:指点缀水面的波光,形容美丽的景色。
  • 柘枝:一种植物,可能用来制作乐器,象征音乐和节奏。
  • 画鼓:装饰华丽的鼓,暗示舞蹈或音乐的热闹场面。
  • 银蛾:银色的蛾子,可能象征着轻盈和柔美。
  • 眉窝:指眉毛的部位,含有美丽和情感的含义。
  • 弓鞋:一种鞋子,象征纤细的身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龚鼎孳,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致观察,风格清新而富有韵律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社会文化氛围较为繁华,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频繁,诗歌成为表达情感和审美的重要方式。龚鼎孳通过对女子形态的描绘,表达了对美的向往和赞美。

诗歌鉴赏:

《点绛唇 其三》是一首典型的描写美人和自然景色的词作,诗中运用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轻燕穿梭”和“点晴波”描绘了自然界的灵动与和谐,同时将这一切与美人的身姿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诗中的“柘枝画鼓”不仅表现了音乐的热闹,也暗示了女子在其中的角色,仿佛她是这场景中的主角,吸引着所有的目光。整首词在意象的选择上极具诗意,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瞬间的感悟,这种灵动和静谧之间的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也有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来一串真珠:引出美的景象,设问的形式既自然又引人入胜。
  2. 轻燕穿梭:描绘轻盈的燕子,象征生动与灵动。
  3. 点晴波:波光粼粼,暗示美的点缀。
  4. 只在腰身转处多:强调女子的腰身,突显美的曲线。
  5. 柘枝画鼓沉檀拍:描绘音乐的节奏感,营造热闹氛围。
  6. 闹了银蛾:生动地表现了扰动的场景,增强了动态感。
  7. 生受眉窝:反映出女子的情感细腻,眉眼间流露出情愫。
  8. 瘦到弓鞋窄窄罗:强调女子的纤细,增添了一种娇弱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串真珠”,将景象与珍贵的物品相联系。
  • 拟人:如“轻燕穿梭”,赋予燕子以人的动作,增强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词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本诗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和对生命瞬间的捕捉,展现出一种细腻而优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真珠:象征珍贵与美丽。
  • 轻燕:象征灵动与轻盈。
  • 柘枝:象征音乐与节奏。
  • 银蛾:象征美丽与柔弱。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美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轻燕穿梭”中的“轻燕”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
    • B. 灵动的情感
    • C. 轻盈的动作
    • D. 精致的装饰
  2. 诗中提到的“柘枝画鼓”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
    • B. 音乐的热闹
    • C. 生活的烦恼
    • D. 友情的真挚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如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诗句。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展现女子的柔美与情感。

诗词对比

  • 龚鼎孳的《点绛唇 其三》与李白的《静夜思》,前者细腻描写女子之美,后者则表现对故乡的思念,虽主题不同,但均展现出诗人深刻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鉴赏基础》

相关查询

看石楠花 同于汝锡赏白牡丹 七泉寺上方 寄旧山僧 赠溪翁 秋日后(一作新晴后) 赠陈评事 上武元衡相公 织锦曲 望夫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屡的成语 半死不活 石礁 包含围的词语有哪些 毛字旁的字 横说竖说 風字旁的字 百万雄兵 开花结实 小字头的字 鄽俗 兀坐 风流千古 淫文 齒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艳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