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0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09:06
作者: 潘飞声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暮雨潇潇,晓来才觉东风软。
满池花片。看得春光贱。
瘦减腰围,憔悴何人见。
凭阑倦。重帘不卷。
误了归来燕。
傍晚绵绵细雨,早晨才感觉到东风的柔和。
池塘中满是花瓣,看到春光却觉得它贱如草。
身形瘦弱,憔悴的样子又有谁能看见呢?
倚靠栏杆感到倦怠,重重的帘子不愿掀起。
误了归来的燕子。
“误了归来燕”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与离别的错位,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归来象征着春暖花开的希望。
作者介绍: 潘飞声,清代诗人,以词清丽、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相互交织,展现了时代的风貌与个体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内心的失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点绛唇》以“暮雨潇潇”的开篇,营造了一种柔和而略显惆怅的氛围。细雨如丝,春天的气息悄然而至,然而诗人却因“满池花片”而感到春光的贱,似乎在暗示美好的事物不再珍贵,反而显得无奈和失落。这种情感通过“瘦减腰围”的自我感受进一步深化,体现出内心的忧虑与对过往美好的怀念。
“凭阑倦”的描写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疲惫,重帘不卷象征着内心的封闭与对外界的隔绝,而“误了归来燕”则是对美好时光的错失,令人感到惋惜。这首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折射出个人情感的波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敏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春雨与春光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反映了细腻的情感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测试:
“暮雨潇潇”中“潇潇”指的是什么样的天气?
诗中“凭阑倦”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1. C 2.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