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5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9:45
织锦曲
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家供进簿。
长头起样呈作官,闻道官家中苦难。
回花侧叶与人别,唯恐秋天丝线干。
红缕葳蕤紫茸软,蝶飞参差花宛转。
一梭声尽重一梭,玉腕不停罗袖卷。
窗中夜久睡髻偏,横钗欲堕垂著肩。
合衣卧时参没后,停灯起在鸡鸣前。
一匹千金亦不卖,限日未成宫里怪。
锦江水涸贡转多,宫中尽著单丝罗。
莫言山积无尽日,百尺高楼一曲歌。
这位大姑娘是织锦的家庭,名字在县里的进簿上。
她长时间做样品以呈给官员,听说官家生活艰难。
她在回花和侧叶上与世人告别,唯恐到秋天丝线会干枯。
红缕葳蕤,紫茸柔软,像蝴蝶飞舞般花朵错落。
一梭梭线尽数而重,一只玉腕不停地卷动罗袖。
窗里夜深人静,发髻稍微偏斜,横钗快要掉下来,垂在肩头。
她合衣而卧,待到天亮起来时,熄灯后在鸡鸣前起身。
一匹千金的锦布也不愿意出售,限期未能完成宫中的任务。
锦江的水干涸,贡品却越来越多,宫里只穿单丝的罗衣。
别说山中有无尽的日子,百尺高楼上只需一曲歌声。
作者介绍:王建,唐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而闻名。作品常涉及民生活,反映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些女性的辛苦生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织锦作为一种重要的手工业,体现了女性的智慧与耐劳。
《织锦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一位织锦女工的辛勤与无奈。诗中不仅描绘了她的日常工作——织锦的细节,还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开头的“大女身为织锦户”便直接引入了主体,强调了女性的劳动角色。接着,诗人描绘了她为官家制作样品的情景,突显了她对工作结果的在意与对官家苦难的同情。
诗中“红缕葳蕤紫茸软”及“蝶飞参差花宛转”等句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织锦的色彩与图案,增加了视觉的美感。而“一梭声尽重一梭”则生动地描绘了她忙碌的身影,使人感受到她的勤劳和对工作的专注。夜晚的场景则暗示了她的疲惫与牺牲,展现出女性在家庭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挣扎。
最后,诗人在结尾部分以“莫言山积无尽日”收束,表达了对生活的反思,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希望。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与深刻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却又不乏苦涩的画面,展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坚韧与不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织锦女工的辛勤与无奈,揭示了女性在社会底层的坚韧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展现了她们在传统社会中的艰辛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大女”指的是谁?
“一匹千金亦不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红缕葳蕤紫茸软”中所描绘的物象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