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2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25:25
春到垂杨,嫩黄染就金丝软。丽晴新暖。涌翠千山远。为甚年年,眉向东风展。闲消遣。欲归犹懒。渔笛天将晚。
春天来临,垂柳的嫩芽染上了金丝般的柔软。阳光明媚,气温宜人,远处的千山被青翠的颜色覆盖。为什么每年都会如此,眉头却总是在东风中舒展?闲来无事,想要回家却又懒得动。渔舟的笛声在天色渐晚时响起。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惬意。
赵长卿,宋代词人,因其词风清新、婉约而被后人称颂。生平多游历,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作品中常渗透着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点绛唇(早春)》创作于春季,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借助春天的美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内心的惬意。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闲适与无奈。
这首《点绛唇(早春)》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以“春到垂杨”引入,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接着描绘了柳树的嫩芽和温暖的阳光,营造了一个恬静而美好的春日氛围。
“为甚年年,眉向东风展”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似乎每年春天来临时,都会使他的心情愉悦。然而,接下来的“闲消遣,欲归犹懒”则透露出一种矛盾的心情,想要回归却又感到懒散,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最后一句“渔笛天将晚”,则通过渔舟的笛声,传达了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情感,仿佛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整首词在描写中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的情感交错,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情感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
“春到垂杨”中的“垂杨”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渔笛”在什么时刻响起?
诗人对春天的感受是:
答案:
对比赵长卿的《点绛唇(早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写了自然和情感,但赵长卿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内心的矛盾,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两者在表现形式与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