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3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36:20
述怀二首
作者: 孙琏 〔宋代〕
少也不谐俗,老去益美閒。
百草生已绿,春雨满南山。
朝朝荷锄去,既夕驱牛还。
长生茆檐下,贫贱甚独安。
但愿桑麻长,优游足岁年。
年轻时不愿随俗,年老时愈发宁静闲适。
百草已开始生长,春雨洒满南山。
每天早晨扛着锄头去耕作,傍晚则牵着牛回家。
希望能长久地生活在茅草屋檐下,贫穷却能安然自得。
只愿桑麻能茂盛,悠闲度过每一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孙琏,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他的诗作常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述怀二首》创作于一个社会动荡、物质贫乏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与现实的无奈。
《述怀二首》展现的是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诗人在年轻时就不愿随俗,年老后更是向往闲适的生活。在诗中,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繁荣,仿佛在与自然对话。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诗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安然,展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哲学。
整首诗的意象鲜明,充满了田园气息。诗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境界令人向往,尤其是最后两句,展现出他渴望桑麻长久、悠闲生活的愿望,传达了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与对岁月静好的向往。这种情感在宋代士人中尤为常见,也是对当时社会浮躁风气的一种反思和抗议。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宁静、简单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物质贫乏却内心富足的认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自然现象有哪些? A. 春风 B. 夏雨 C. 秋月 D. 春雨
诗人希望能在什么地方长久生活? A. 城市 B. 茅檐下 C. 高山 D. 河边
诗人对贫贱生活的态度是: A. 不满 B. 安然自得 C. 追求富贵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