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雨中花令 两色牡丹

《雨中花令 两色牡丹》

时间: 2025-05-06 17:54:17

诗句

十里中央铺锦障。

醉芙蓉、翠屏金掌。

魏紫酣霞,姚黄染月,双带同心一样。

国色秾华欢共仰。

倚阑干、殢人瑶想。

禁院风披,梵宫日换,花与春旗争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54:17

原文展示:

吴湖帆《雨中花令 两色牡丹》

十里中央铺锦障。醉芙蓉翠屏金掌。魏紫酣霞,姚黄染月,双带同心一样。国色秾华欢共仰。倚阑干殢人瑶想。禁院风披,梵宫日换,花与春旗争放。

白话文翻译:

在十里之外的中央,铺展着华丽的帷幕。醉人的芙蓉花在翠绿的屏风旁,金色的手掌般绽放。魏紫色的花朵如同醉酒的霞光,姚黄花则染上了月色,它们就像心心相印的双带。国色天香的花朵让人欢喜地仰望。倚在栏杆上,心中泛起人间的瑶想。禁苑的微风轻轻拂动,梵宫的阳光变幻无常,花儿与春天的旗帜争相开放。

注释:

  • 锦障:华丽的帷幕或障碍物,象征着华美。
  • 芙蓉:指荷花,常用来象征美丽。
  • 魏紫姚黄:指两种色彩的牡丹花,魏紫为深紫色,姚黄为淡黄色,象征着不同的美。
  • 国色天香:形容花朵的美丽和芳香。
  • 倚阑干:靠在栏杆上,表现出一种优雅的姿态。
  • 殢人瑶想:殢人指使人沉醉,瑶想指美好的幻想。

典故解析:

在古代中国,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象征着富贵和繁华。诗中提到的魏紫和姚黄,都是牡丹的名品,代表了不同的美丽和风韵。诗人在描绘花的盛景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湖帆(1894-1968),清代诗人、画家,以工笔花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汇了传统与现代,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盛开的牡丹,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的祈愿。

诗歌鉴赏:

《雨中花令 两色牡丹》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牡丹的华美与生机。诗的开头以“十里中央铺锦障”引入,便给人以华丽的视觉感受,仿佛置身于一个装饰华美的花园中。接着,通过“醉芙蓉翠屏金掌”的描写,诗人将牡丹的娇艳与芬芳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官体验。

诗中提到的“魏紫酣霞,姚黄染月”,用色彩的对比增强了牡丹的美感,展示了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花的色彩与自然现象相结合,使得作品更具生动感和层次感。

后半部分“倚阑干殢人瑶想”,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展现出一种闲适而又悠然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花与春旗争放”,不仅是对牡丹盛开的赞美,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追求,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里中央铺锦障:描绘了一个华丽的花园场景,暗示了花的盛放与美丽。
  2. 醉芙蓉翠屏金掌:通过形象化的比喻,表现出牡丹的醉人之美。
  3. 魏紫酣霞,姚黄染月:色彩的对比,突显了花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 双带同心一样:寓意花的相互依存与美好的情感。
  5. 国色秾华欢共仰:表达了对牡丹的赞美和敬仰。
  6. 倚阑干殢人瑶想:表现出一种优雅的姿态与沉醉于美的心境。
  7. 禁院风披,梵宫日换:描绘了环境的变化,增强了诗的氛围。
  8. 花与春旗争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机勃勃的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醉芙蓉”,“金掌”等,将花朵的美丽生动形象化。
  • 对仗:如“魏紫酣霞,姚黄染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在“倚阑干殢人瑶想”中,赋予了花与人的情感联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通过对牡丹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生活富足的美好期盼,展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富贵与繁华,代表了自然的美好。
  • 春天:象征新生与希望,表现出生命的活力。
  • 栏杆:暗示着一种优雅与闲适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魏紫”与“姚黄”分别指什么颜色的花?

    • A. 红色与白色
    • B. 深紫色与淡黄色
    • C. 蓝色与绿色
  2. “倚阑干殢人瑶想”中“殢”字的意思是?

    • A. 倚靠
    • B. 使人沉醉
    • C. 忘却
  3. 诗中“国色秾华”是对什么的赞美?

    • A. 牡丹
    • B. 玫瑰
    • C. 菊花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但吴湖帆的作品更加侧重于对花朵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兴衰与人间的苦乐。两者在主题与情感上各有侧重,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题潘秀才吹笛画扇 京口阻风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 其四十一 德宗 送汝舍人行敏秩满还乡复往京师 山中赠蔡子木 月卿大师以书抵予言到自永嘉今将还杭因索诗 题画芙蓉 挽程推官二首 送同年尧别驾瑄回惠州任 再送谢彦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鳞次栉比 走字旁的字 目瞪口呆 白字旁的字 可频 引船就岸 传笺 两点水的字 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子午痧 衣食饭碗 望尘而拜 湛蓝 宸路 矢字旁的字 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竹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