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满路花 夜抵江城,闻蜡梅香,同刘易台柬黄艾罨

《满路花 夜抵江城,闻蜡梅香,同刘易台柬黄艾罨》

时间: 2025-04-30 15:37:51

诗句

芦遮曲岸天,竹碎沙滩月。

榜人乘夜渡、呼声捷。

严寒堕指,百丈迎风折。

星芒动金阙。

送下栴檀,却随鼓角清越。

常年于役,半刺怀磨减。

何如茅屋卧、耑修业。

暗麝飘来,此亦晨钟发。

素交吾所浃,问山谷、木樨香,参个同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7:51

原文展示:

满路花 夜抵江城,闻蜡梅香,同刘易台柬黄艾罨
——张夏 〔明代〕

白话文翻译:

夜晚抵达江城,闻到蜡梅的香气,与刘易台一同寄给黄艾罨。

注释:

  • 夜抵江城:夜晚到达江城,江城即长江流域的城市,指的是江南一带。
  • 闻蜡梅香:蜡梅是一种花,冬季开花,香气扑鼻,象征着坚韧和清香。
  • 刘易台:可能是指刘氏家族中某位名人,或为诗人友人,具体身份不详。
  • :古代指书信或文书,这里指代诗人借助书信传达情意。
  • 黄艾罨:可能是指友人或亲戚的名字。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及的蜡梅,象征着在寒冷冬季中仍然开放的坚韧与不屈,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提到的“江城”也可引申为江南文化的代表,显示了诗人的地理背景和人文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夏,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冬季夜晚抵达江城时写成,诗人被蜡梅花的香气所吸引,联想到与友人刘易台的往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满路花》是张夏的一首清新抒情的诗作。诗中通过夜晚江城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感慨。开篇“夜抵江城,闻蜡梅香”,在一片寂静的夜空下,蜡梅的香气如同一缕温暖的春风,驱散了冬夜的寒冷,带来一丝温情。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愈加深厚。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常年于役,半刺怀磨减”,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艰辛的感悟,暗示着生活的不易与追求理想过程中的曲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使人感同身受,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抵江城:夜晚抵达江城,设置了诗的时空背景,暗示着孤独的旅程。
  • 闻蜡梅香:蜡梅的香气与冬夜的寒冷形成对比,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同刘易台柬黄艾罨:诗人与友人分享情感,寄托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蜡梅香比喻友谊的美好,表达情感的深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对友谊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思念,突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温暖的情感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蜡梅:象征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 江城:代表江南文化的美丽与诗意。
  • 夜晚:象征孤独与思考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a) 桃花
    b) 玫瑰
    c) 蜡梅

  2. 诗人是在何时抵达江城的? a) 清晨
    b) 正午
    c) 夜晚

  3. 诗中提到的“刘易台”可能指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一座山
    c) 一种植物

答案:

  1. c) 蜡梅
  2. c) 夜晚
  3. a) 诗人的朋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张夏:李白的诗强调豪放与洒脱,而张夏则更多体现细腻与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少年行二首 铜官山醉后绝句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秋登巴陵望洞庭 登峨眉山 日出行 / 日出入行 忆东山二首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金门答苏秀才 秋夕旅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履理 视网膜 包含隽的词语有哪些 比字旁的字 简贤任能 竹字头的字 两点水的字 声希味淡 四点底的字 肉字旁的字 泉结尾的成语 郢市 福薄灾生 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排的成语 清都紫府 蔺相如 责己重,待人轻 内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