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1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19:48
瑞鹤仙 梨花
作者: 黄绮
院深人寂寂。怯细雨朝寒,睡浓无力。
临轩一声笛。甚惊心难定,玉阶孤立。
蜂翻蝶集,便迷了归途应忆。
想人间薄幸春风,肯为百花无色。
难觅。笼烟疑粉,掩月摧妆,旧踪还失。
青苔雪积。倚栏畔,总狼藉。
恐枝头寒重,子规啼血,早把冰容染湿。
待黄昏,银烛擎时,探春消息。
院子深处,寂静无声。细雨淅沥,早晨寒冷,让人无力从睡梦中醒来。
窗前传来一声笛音,惊得心神不宁,玉阶上显得孤单。
蜜蜂和蝴蝶纷纷飞舞,却迷失了归途,想必是对春天的眷恋。
人间的春风如此薄幸,竟愿意让百花失去颜色。
难以寻找。烟雾笼罩,似有粉妆,遮住了月光,往日的踪迹已经模糊。
青苔积雪,倚靠在栏杆旁,一片狼藉。
恐怕枝头的寒气沉重,杜鹃啼血,早已将冰冷的容颜染湿。
待到黄昏,银烛燃起,探寻春天的消息。
作者介绍:黄绮,现代诗人,作品常常融汇传统与现代的元素,情感细腻,善于描绘自然与人情的交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梨花盛开之际,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瑞鹤仙 梨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惆怅。开篇的“院深人寂寂”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氛围,细雨和寒冷的早晨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寂。诗中运用笛声来打破寂静,反映出内心的不安。随着诗句的展开,蜂蝶的飞舞与人间春风的薄幸形成对比,传递出一种对春天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在意象上采用了细腻的描绘,如“青苔雪积”和“银烛擎时”,在静谧中蕴含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失去的哀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反映了人生的脆弱与美好瞬间的珍贵。
诗词测试:
诗中“怯细雨朝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蜂翻蝶集”这一句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绮的《瑞鹤仙 梨花》和杜甫的《春望》,两者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黄绮更注重内心的情感波动,而杜甫则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