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1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15:25
瑞鹤仙
沈祖棻 〔近代〕
前游休更记,便珠灯飘梦,歌云扶醉。
多时已无味。况高楼四面,悲笳吹起。
閒愁倦理,纵伤春都妨刻意。
到银荷蜡炬成灰,始信泪花空费。
还是,楝风梅雨,不似江南,旧时天气。
阑干近水,看一点露萤坠。
换单衫小扇,尘箱断锁,重检残罗剩绮。
料流波不过横塘,尺书漫寄。
这首词表达了对往日游玩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失落感。词人回忆起过往的欢乐,像是那珠灯下的梦境和醉意。然而,现如今再也无法感受到那种乐趣,尤其是在高楼四面传来的悲笳声中,心中更是充满了惆怅。即使是春天的伤感,也无法打动自己。等到蜡烛燃尽,化作灰烬时,才明白眼泪是无用的。如今的风雨与江南往昔的天气相比,显得格外苍凉。站在栏杆旁,看到一只露水的萤火虫落下。换上单薄的衣衫,手中小扇摇曳,打开尘封的箱子,重新整理那些残破的绸缎。最后,想必那流动的波光也不过是横塘的水面,寄出的尺素信笺也只能随意漂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词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引申出对江南景色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
沈祖棻(1874-1929),字仲华,号白云,近现代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瑞鹤仙》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代,作者在回忆往昔美好时光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失落。
《瑞鹤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对往日游乐时光的追忆,展现出一种对美好瞬间的渴望与对现实时光的惆怅。开篇以“前游休更记”引入,直接表现出对过去游玩的怀念。接着,词人通过“珠灯飘梦,歌云扶醉”描绘出夜晚的美丽与欢愉,仿佛一切都在梦中。然而,随后词人却感叹“多时已无味”,表明过往的乐趣已无法再现,情感的落差让人倍感失落。
“况高楼四面,悲笳吹起”,这一句中高楼和悲笳的结合,象征着高处的不幸与孤独,悲笳的声音更增添了词人的伤感情绪。而“闲愁倦理,纵伤春都妨刻意”,则传达出一种心力交瘁的感受,似乎对春天的伤感也变得无力。随着“到银荷蜡炬成灰”的比喻,词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和眼泪的无用,情感进一步加深。
最后,词人以“阑干近水,看一点露萤坠”结束,既是对眼前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心灵深处的思考。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展现出一种怀旧与惆怅的复杂情感,是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是怀旧与失落,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惆怅。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出一种对美好往昔的渴望与对现状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瑞鹤仙》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沈祖棻
C. 杜甫
D. 苏轼
词中提到的“悲笳”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舞蹈
C. 一种诗歌
D. 一种饮品
词人对江南的印象是怎样的?
A. 热闹
B. 美好
C. 苍凉
D. 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材料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瑞鹤仙》及其创作背景,丰富对古典诗词的欣赏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