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瑞鹤仙·过重阳三九

《瑞鹤仙·过重阳三九》

时间: 2025-04-23 06:46:27

诗句

过重阳三九。

正日行析木,方移旦柳。

天公爱黔首。

念整顿乾坤,须还大手。

蚌珠才剖。

玉麒麟、世间希有。

想当年,玉燕投怀,瑞气应冲牛斗。

非偶。

节逢庆会,华渚虹流,北枢电绕。

明良须偶。

盈月第、分前後。

念元鸟生商,嵩神孕甫,两听管弦新奏。

愿年年,主圣臣贤,与天长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6:46:27

原文展示

瑞鹤仙·过重阳三九
作者: 佚名 〔宋代〕

过重阳三九。正日行析木,方移旦柳。天公爱黔首。念整顿乾坤,须还大手。蚌珠才剖。玉麒麟世间希有。想当年,玉燕投怀,瑞气应冲牛斗。非偶。节逢庆会,华渚虹流,北枢电绕。明良须偶。盈月第分前後。念元鸟生商,嵩神孕甫,两听管弦新奏。愿年年,主圣臣贤,与天长久。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的三九天,正是日行渐短,柳枝也开始移位。天公对这些普通百姓心怀怜爱,想着要整顿这天地,必须重新施展大手笔。蚌中方才剖出珍珠,世间的玉麒麟实在难得。想当年,玉燕飞来投怀,瑞气正冲牛斗星。并非偶然,正逢佳节庆典,华丽的水面如虹流动,北方的星辰电绕相伴。明德良才应当相遇。盈月之下,时间分前后。想起元鸟生于商朝,嵩山的神灵孕育新意,两边的管弦乐器新奏乐曲。愿年年如此,祝愿圣主明臣与天长久。

注释

  • 重阳:重阳节,又称重九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 析木:指的是秋天的日子,说明秋天即将来临。
  • 黔首:指普通百姓。
  • 蚌珠:指从蚌中剖出的珍珠,象征着财富和美好。
  • 玉麒麟:稀有的神兽,象征吉祥和珍贵。
  • 瑞气:吉祥的气息,暗指好运。
  • 牛斗:指牛斗星,象征星宿。
  • 元鸟嵩神:元鸟是古代传说中的鸟,嵩神是指嵩山的神灵,寓意新生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瑞鹤仙·过重阳三九》的具体作者不详,属于宋代的流派,宋代诗词以其精致、情感细腻而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词可能是为了庆祝重阳节而作,表达对节日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重阳节是一个象征团圆和庆祝的日子,诗人在这样的时刻,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祝愿。

诗歌鉴赏

《瑞鹤仙·过重阳三九》是表现重阳节气氛的诗词,情感流畅而富有画面感。开篇以“过重阳三九”点明了时节,接着通过“正日行析木,方移旦柳”的描写,展现了秋日的气息,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带出了一种岁月的流转感。

诗中提到“天公爱黔首”,体现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怀与期望;“念整顿乾坤,须还大手”则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通过“蚌珠才剖,玉麒麟世间希有”的描写,暗示了珍贵与难得的事物,反映出诗人对人间美好的追求。

后半部分提到的“节逢庆会,华渚虹流”,描绘了节日的热闹场景,富有动感,令人心旷神怡。结尾的愿景“愿年年,主圣臣贤,与天长久”则传达了诗人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情感真挚而深远。整首词在辞藻上华美,同时在意境上深邃,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过重阳三九:明确时间背景,重阳节的第三个九天。
  • 正日行析木,方移旦柳:描写秋天日渐短的时节,树木开始变化。
  • 天公爱黔首:天意关心普通百姓,体现人文关怀。
  • 念整顿乾坤,须还大手:期望治理天下,带来新生。
  • 蚌珠才剖:象征珍贵的事物刚刚显现。
  • 玉麒麟世间希有:赞美稀有的美好存在。
  • 想当年,玉燕投怀:回忆往昔美好时光。
  • 瑞气应冲牛斗:暗示吉祥之气与星宿相合。
  • 非偶:强调不只是偶然。
  • 节逢庆会,华渚虹流:庆典的热闹场景,充满生机。
  • 明良须偶:优秀的人才应当相遇。
  • 盈月第分前後:时间的分割,象征变化。
  • 念元鸟生商,嵩神孕甫:历史的回顾,神灵的庇护。
  • 两听管弦新奏:描绘音乐的美好。
  • 愿年年,主圣臣贤,与天长久: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节日的美好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对仗:如“盈月第分前後”中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天公赋予了情感,彰显人文关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重阳节的庆祝,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社会繁荣的期望,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它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重阳:象征团圆和庆祝。
  • 蚌珠、玉麒麟:代表珍贵与美好。
  • 瑞气:象征吉祥的气息。
  • 管弦乐:象征文化的繁荣与美好。

这些意象不仅具有具体的物象意义,同时也承载着更深层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与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公爱黔首”是指:

    • A. 爱护普通百姓
    • B. 关心皇帝
    • C. 忽视百姓
    • D. 天气变化
  2. “盈月第分前後”是指:

    • A. 时间的流转
    • B. 月亮的变化
    • C. 节日的来临
    • D. 人生的短暂
  3. 诗中提到的“玉麒麟”象征:

    • A. 祥和
    • B. 稀有与珍贵
    • C. 美丽
    • D. 普通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 《长恨歌》——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与《瑞鹤仙》均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前者通过月亮和家国情怀的结合,展现人生无常与思念之情;后者则通过节日的庆祝,表达对社会繁荣的期盼与美好祝愿。两首诗在情感上都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表现手法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全书》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资料。

相关查询

上方銛老求宿芦诗宿芦盖所寓室名以其似渔舟 次韵周辅道中 忆昔 夜坐 幽居 自山中夜行还湖上 春游 暮春 子虡当以十月离淝上喜而有作 病少愈偶作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严冬 鬥字旁的字 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奢的词语有哪些 警备 十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肤孱 凵字底的字 有去无回 支字旁的字 惜春御史 灵位 互通有无 铎以声自悔 神牵鬼制 捱三顶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