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晚秋郊居八首

《晚秋郊居八首》

时间: 2025-05-06 02:11:23

诗句

梨枣熟时须一雨,江南底忽类中州。

南人不识北人事,懔懔已怀禾黑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1:23

原文展示:

梨枣熟时须一雨,江南底忽类中州。南人不识北人事,懔懔已怀禾黑忧。

白话文翻译:

梨枣成熟时需要一场雨,江南的气候忽然变得像中州一样。南方人不知道北方的事情,心中已经充满了对庄稼可能遭受黑穗病的忧虑。

注释:

  • 梨枣:指梨树和枣树,这里泛指果树。
  • 中州:古代指黄河中游地区,这里泛指北方。
  • 懔懔:忧虑的样子。
  • 禾黑忧:指对庄稼可能遭受黑穗病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反映了宋代文人的闲适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晚秋郊居八首》描绘了晚秋时节的田园风光和作者的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晚秋时节,观察到江南气候变化,联想到北方农事,表达了对农作物可能遭受病害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梨枣成熟时需要雨水,以及江南气候忽然变得像中州,表达了作者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关注。诗中“南人不识北人事”一句,反映了南北地域差异带来的文化隔阂,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北方农事的关心。最后一句“懔懔已怀禾黑忧”,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庄稼可能遭受黑穗病的忧虑,展现了作者对农业生产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梨枣熟时须一雨”,描述了梨枣成熟时需要雨水的自然现象,暗示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理解。
  • 第二句“江南底忽类中州”,通过对比江南和中州的气候,表达了作者对气候变化的敏感。
  • 第三句“南人不识北人事”,揭示了南北文化差异,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北方农事的关心。
  • 第四句“懔懔已怀禾黑忧”,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庄稼可能遭受黑穗病的忧虑,展现了作者对农业生产的深切关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江南底忽类中州”的对比,突出了气候变化的特点。
  • 拟人:“懔懔已怀禾黑忧”中的“懔懔”赋予了作者忧虑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注农作物生长环境和农业生产,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对农业生产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梨枣:象征着丰收和成熟。
  • 中州:象征着北方和不同的气候环境。
  • 禾黑忧:象征着对农作物可能遭受病害的忧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梨枣”是指什么? A. 梨树和枣树 B. 梨和枣的果实 C. 梨树和枣树的果实 D. 梨和枣的树木 答案:A

  2. 诗中的“中州”指的是什么地区? A. 江南 B. 黄河中游地区 C. 长江中游地区 D. 珠江流域 答案:B

  3. 诗中的“禾黑忧”指的是什么? A. 对庄稼可能遭受黑穗病的忧虑 B. 对庄稼可能遭受虫害的忧虑 C. 对庄稼可能遭受旱灾的忧虑 D. 对庄稼可能遭受水灾的忧虑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描绘北方狩猎场景,展现了北方的生活风貌。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描绘江南景色,展现了江南的美丽风光。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都是通过描绘不同地域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等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宋诗的重要参考书。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生平及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净道人东游 题雷公井 雪中作 过江 寄从兄宪兼示二弟 观灯玉台体十首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观灯玉台体十首 送史馆高员外使岭南 观灯玉台体十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进本退末 恨之入骨 踞见 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哄动一时 讨闹 镇率 雾鳞云爪 皮字旁的字 马骑 四字头的字 鹿字旁的字 差结尾的成语 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刀字旁的字 包含抹的词语有哪些 感慨万千 背生芒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