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用斯远韵寄赵湖州三首 其二

《用斯远韵寄赵湖州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7-29 17:00:09

诗句

薄暮雨如驰,中宵月半规。

真成忆玄度,不是突西施。

蝉堕风枝急,蛩鸣露草垂。

不眠还索句,自笑欲奚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7:00:09

原文展示: 薄暮雨如驰,中宵月半规。真成忆玄度,不是突西施。蝉堕风枝急,蛩鸣露草垂。不眠还索句,自笑欲奚为。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雨势如奔马般急促,深夜里月亮只露出一半。真的在思念玄度,而不是突然想起西施。蝉因风急而坠落枝头,蟋蟀在露水沾湿的草丛中鸣叫。夜不能寐,还在苦思诗句,自嘲不知为何如此。

注释:

  • 薄暮:傍晚时分。
  • 驰:急速,如奔马。
  • 中宵:深夜。
  • 半规:半圆形,这里指月亮只露出一半。
  • 玄度:指东晋名士许询,字玄度,此处代指思念的友人。
  • 突:突然。
  • 西施:古代美女,此处用作比喻。
  • 蝉堕:蝉因风急而坠落。
  • 蛩鸣:蟋蟀鸣叫。
  • 露草:沾满露水的草。
  • 索句:苦思诗句。
  • 自笑:自嘲。
  • 欲奚为:想要做什么。

诗词背景: 作者赵蕃,宋代诗人,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思念友人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夜晚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势、月影、蝉声和蟋蟀的鸣叫,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真成忆玄度,不是突西施”一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而非一时的情感波动。末句“不眠还索句,自笑欲奚为”则透露出作者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自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 首句“薄暮雨如驰”,以“驰”字形容雨势之急,生动形象。
  • 次句“中宵月半规”,用“半规”形容月亮的形状,简洁而富有画面感。
  • 第三句“真成忆玄度”,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 第四句“不是突西施”,用“突”字强调思念的深沉,而非一时的情感。
  • 第五句“蝉堕风枝急”,通过蝉的坠落,暗示了风势的急促。
  • 第六句“蛩鸣露草垂”,以蟋蟀的鸣叫和露水的沾湿,增添了夜晚的静谧感。
  • 末句“不眠还索句,自笑欲奚为”,表达了作者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自嘲。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雨如驰”、“月半规”等,通过比喻增强了形象性。
  • 拟人:如“蝉堕风枝急”,赋予蝉以人的动作,增强了生动感。
  • 对仗:如“薄暮雨如驰,中宵月半规”,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与自嘲。

意象分析:

  • 雨如驰:形象地描绘了雨势的急促。
  • 月半规:简洁地描绘了月亮的形状。
  • 蝉堕风枝急:通过蝉的坠落,暗示了风势的急促。
  • 蛩鸣露草垂:以蟋蟀的鸣叫和露水的沾湿,增添了夜晚的静谧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薄暮雨如驰”中的“驰”字形容的是什么? A. 雨势 B. 风势 C. 月影 D. 蝉声
  2. “真成忆玄度”中的“玄度”指的是谁? A. 西施 B. 许询 C. 李白 D. 杜甫
  3. “不眠还索句,自笑欲奚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孤独与自嘲 D. 平静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夜晚思念亲人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与赵蕃此诗都表达了夜晚的思念之情,但李白更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赵蕃则更多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陈帅三首 其二 和叠山先生韵 送湛仲宜北上 曹山寺 石州陷后作四首 其三 王中庸赴河南鞏县尉 美宪佥陈公重修玉融天宝陂 赤乌碑 东崖行一首为处士霍元方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环居 捉生替死 包含徧的词语有哪些 替身 蹑蹻担簦 涤地无类 包含泼的成语 炀宫 包含剑的词语有哪些 卜字旁的字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生字旁的字 函矢相攻 巉巠 爪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首尾狼狈 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