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7:31
洞天深处。道非远,咫尺人难悟。浮沉内景。须凭匠手工夫。专候晓来,一点阳生通玄路。尽藏在碧波深深处,恁时主。地雷震动山头雨。渐浇灌黄芽,乍离土。婴儿采得携篮去。向真霞六阳,鼎内烹煮。搬运转,东西与南北,铺八卦九宫,要知宗祖。十干数内分左右,要显龙虎。玄武后随,朱雀当先,祥云布。曲江上,万神都来聚,夫与妇。癸母跨赤龙,归洞府。要寻觅金翁,问凭据。阴阳会合三千数。指天地海山,同寿坚固。
在洞天深处,虽然道理并不遥远,但咫尺之间的人却难以领悟。内心的浮沉景象,需要依赖工匠的精湛技艺。专心等待黎明的到来,阳光的微光将引领通往玄妙的道路,这一切都隐藏在深邃的碧波之中。那时,地雷震动,雨水洒落山头,逐渐浇灌出刚刚离土的黄芽。婴儿提着篮子,向着真实的霞光和六阳,鼎中正在烹煮。搬运之间,东西南北的方位铺就八卦九宫,要了解我们的祖宗。十干数内分为左右,要显现龙虎之势。玄武在后,朱雀在前,祥云如布。曲江之上,万神齐聚,男女共聚一堂。癸母骑着赤龙,归入洞府。要寻找金翁,询问凭据。阴阳的结合达到三千数,指引着天地和海山,共同长久稳固。
此诗作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宋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繁荣时期,文人墨客层出不穷,诗词创作成为文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主要方式。
“解红 呜鹤余音卷一”是道教文化的体现,表达了对宇宙和自然规律的探索与领悟。诗中渗透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强调内心的修炼与自然的和谐。
《解红 呜鹤余音卷一》以其独特的道教哲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深邃而神秘的世界。诗中通过“洞天深处”引入主题,展示了人们对真理的追寻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诗中提到的“匠手工夫”,强调了修炼和探索的过程并非轻松,而需要耐心与技巧。
“专候晓来,一点阳生通玄路”,这一句不仅表现了对光明和希望的期待,也象征着智慧的启迪。这种启迪往往是在潜心修炼和生活体验中获得的。随后,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地雷震动山头雨”,“婴儿采得携篮去”,则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生命画面,象征着新生和希望的延续。
整首诗在结构上流畅自然,意象层层递进,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思考。诗人在描写自然与生命的同时,传达出一种对宇宙和生命的敬畏,展现了道教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探讨内心的修炼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强调人们应当在纷繁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洞天”主要指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阴阳”代表了宇宙中的__与__。
判断题:整首诗主要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探索与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