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偈十二首 其八

《偈十二首 其八》

时间: 2025-04-27 13:49:44

诗句

三界无法,何处求心。

四大本空,佛依何住。

直得清寥寥白滴滴,犹是真常流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9:44

原文展示:

三界无法,何处求心。
四大本空,佛依何住。
直得清寥寥白滴滴,
犹是真常流注。

白话文翻译:

整个三界都没有真实的法可寻,心又该在哪里寻找呢?
四大元素都是空无的,佛又依靠什么存在呢?
若能达到那种清净无染、透明如水的状态,
那才是真正的常恒流淌。

注释:

  • 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佛教中对世界的分类。
  • 无法:没有真实法则或真实的东西。
  • 四大:指地、水、火、风四种元素,代表物质的存在。
  • 本空:本质上是空无的。
  • 清寥寥:形容非常清澈、明净。
  • 白滴滴:形容如水珠般清澈透明。
  • 真常流注:真正的常恒流淌,表示一种不变的真实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本才,宋代高僧,以禅宗思想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佛教哲理,常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其作品在当时影响较大,展现了宋代文化的特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佛教思想盛行的时期,诗人以直观的方式探讨了佛教的核心理念,如空性、无常等,表达了对心灵追求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偈十二首 其八》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对世界本质的看法。诗中“三界无法,何处求心”一句,直接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在无常和空无的世界中,人的心灵又该寄托何处。诗人借用佛教的空性理论,指出世间一切事物的虚幻,强调了对内心的追求。

接下来的“四大本空,佛依何住”,进一步深化了对佛教教义的阐释,四大元素的空无使得佛的存在也显得无所依托,反映了对存在本质的思考。这种思考不仅局限于宗教层面,也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最后两句“直得清寥寥白滴滴,犹是真常流注”,则表达了诗人在追求内心清净时所达到的状态。清澈的水象征着无染的心灵,这种状态是永恒不变的。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三界无法,何处求心”:表明在三界中无法找到真实的法则,暗示内心的迷惘。
    2. “四大本空,佛依何住”:强调四大元素的空无,使佛的存在也显得没有依托,体现了佛教的空性思想。
    3. “直得清寥寥白滴滴”:描绘一种理想的心境,清澈透明。
    4. “犹是真常流注”:最终达成的心境是常恒不变的,传达出对真理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灵的清净比作“白滴滴”的水,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此诗探讨了佛教的空性与心灵的追求,强调在无常的世界中,内心的清净和真实才是最珍贵的存在。

意象分析:

  • 三界:代表了人类的生存状态,提醒人们关注内心的真实。
  • 四大:象征着物质世界的虚幻,强调万物皆空。
  • 清寥寥、白滴滴:象征纯净的内心状态,代表理想的心灵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四大元素是哪些? A. 水、火、风、土
    B. 天、地、海、山
    C. 空、色、声、香

  2. 填空题:诗中“犹是真常流注”指的是____的心境。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世间事物的真实存在的肯定。 (对/错)

答案:

  1. A
  2. 清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阳明的《传习录》
  • 释慧能的《坛经》

诗词对比:

  • 《心经》和此诗在阐述空性思想上有相似之处,但《心经》更为系统和经典,而《偈十二首 其八》则更具个人化的思考和表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佛教哲学与文学》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朱叔母招同李郁李诸姊妹游北园 小筑落成喜外杜门次韵 送张夫人还楚 秋日思亲 与表妹蕙若舍奕话旧 听文三娘鼓琴 待旦 秋夜寄外 靖节堂竹陈太夫人限韵命赋 游栖霞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虎字头的字 包含熔的词语有哪些 名家描写春天的现代诗精选_春天现代诗赏析 马师皇 铢两之奸 神色自得 羞字的笔顺练习_正确书写汉字羞 然字的拼音写法_汉字拼音学习 金鳷擘海 造具 竹字头的字 馬字旁的字 主打 鼾鼻 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左右等宽的汉字有哪些_左右等宽的字大全 曲意奉迎 题牌 你怜我爱 尸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