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2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21:38
柳丝丝外天涯路。谩长是朝朝暮暮。玉龙哀曲难重度,怨入琵琶拨处。便斩却相思万树,争禁得良宵风雨。不如依例甘虚负,深锁连环屈戍。
在柳丝轻拂的地方,望向远方的路,似乎漫长得无尽头,像是朝与暮的交替。那悲伤的玉龙乐曲难以再度演奏,怨恨随着琵琶声而发泄。即便能斩断万千相思的情愫,也无法阻挡良辰美景中的风雨。不如照旧甘愿虚负,深锁连环,默默承受。
作者介绍: 徐树铮,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事的深刻感悟,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创作于清代,诗人可能因个人情感经历而作,反映了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慨,诗中展现了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惆怅。
《杏花天 晚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与人内心情感的交融。开篇以“柳丝丝外天涯路”引入,柳丝轻柔,象征温柔的春天,但远方的路却显得漫长,暗示着人生的无奈和孤独。接着,诗人通过“玉龙哀曲”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琵琶声中夹杂着怨恨,展现出对爱情的执念与痛苦。
“便斩却相思万树,争禁得良宵风雨”中的“斩却相思”显示出对情感的决绝,但同时又意识到无法阻止生活中的风雨。最后一句“深锁连环屈戍”则是对现实的无奈接受,表达了人在情感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妥协。
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复杂情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对现实无奈的接受,主题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柳丝丝外天涯路”所表达的意象是什么?
诗人使用的乐器是?
“便斩却相思万树”中的“万树”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树铮的《杏花天 晚眺》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对孤独与情感的思考。徐诗更偏向于对相思的无奈,而李诗则是对友情的怀念与孤独的洒脱,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