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7:32
声声慢 金通尹先生殁汉阳,赋此志哀
作者:许白凤
音沉楚水,愁聚吴云,朱弦一恸谁调。
老去悲秋,夕阳都在林梢。
楼头黄鹤何去,怅翰飞陡失鸣皋。
春草句,料谢家诗梦,应有今宵。
廿载湖滨九宴,记髯翁言笑,光景非遥。
解佩贻珠,相思不阻江潮。
门墙桃李满树,引东风绿到柔条。
才几日,怎商声凄抵大招。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金通尹先生的深深哀悼。诗中描绘了楚水的低沉音调和吴云的愁苦,朱弦的悲鸣无人来调和。年华老去,秋天的悲凉让夕阳落在树梢。楼头的黄鹤不知去向,令人怅惘,飞翔的翅膀失去了鸣叫。春草的诗句,想必是在谢家梦中出现的,今晚应该会有其余音绕梁。记得在湖边宴席上与髯翁的欢声笑语,那光阴并不遥远。虽解开佩玉赠与他人,思念却不因江潮而阻隔。门前的桃李满树,春风轻拂,绿意盎然。才几天,怎能让这悲声与大招相提并论呢?
作者介绍
许白凤,现代女诗人,其作品多半以抒情和思念为主,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金通尹先生去世之际,表达了对老师的怀念和哀伤,反映了诗人与其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
这首《声声慢》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已故金通尹先生的深切怀念。开头的“音沉楚水,愁聚吴云”便将读者引入一种沉重而忧伤的氛围,楚水和吴云象征着悲愁的情感,展现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失落。接着,诗人通过“朱弦一恸谁调”表达了在情感低沉时音乐的无力,暗示失去后的空虚感。
诗中描绘秋天的“夕阳”与“林梢”,通过自然景象映衬出内心的哀伤。随后以“楼头黄鹤何去”的疑问,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无尽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提到的“廿载湖滨九宴”,则是对过去欢聚时光的怀念,显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对逝者的哀悼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思念与感伤,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如“朱弦一恸”用以形象化悲伤的音乐,生动地传递出哀悼之情。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思念,表达了人对生命、时间和友谊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音沉楚水”表达了什么情感?
“朱弦一恸谁调”中的“朱弦”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廿载湖滨九宴”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对《声声慢》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