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3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0:35
无马假犊车,岂必朱丹毂。
驾言暂出游,写忧墀穷独。
寻芳不见花,宿莽埋槲樕。
区区十里间,良友始追逐。
晤晤得正人,颇欣富方谷。
书斋大肃条,四面少林麓。
欲作纳凉亭,因兹出求木。
履桥虽云安,欹柱恐颠覆。
临深念垂堂,徒行漫扪腹。
道险能摧轮,畏闻声辘辘。
形骸久衰惫,摇几屡颦蹙。
五方民杂居,濒泽非广谷,
鸡犬或相闻,要知是荒服。
跋涉频问津,引领主人屋。
老稚俱迎门,击鲜馈豚肉。
日暮途修阻,还辕不辞速。
吻燥藉醇醪,餬口资饘粥。
翌日睹新诗,珠玑圆且熟。
可追宝剑篇,高诵素灵哭。
没有马的车子,何必用红色的车轮。
我驾车暂时外出游玩,抒发心中愁苦与孤独。
寻花却未见花,草丛隐藏着槲树和樕树。
在十里小路上,良友们开始追逐游玩。
偶遇一位正人君子,心中很是欣喜,像富饶的方谷。
书斋中清冷整齐,四周是少林山麓。
想要建一座凉亭,今日出来寻些木料。
虽然走在桥上很安稳,但柱子倾斜恐怕要倒。
临近深渊时,想到悬亭,徒步行走只得捧肚。
路途艰险能摧毁车轮,听到辘辘声令人畏惧。
身体久已衰弱,只能几次皱眉蹙额。
五方乡民杂居,临近泽地并非广阔的谷地,
鸡犬声相闻,想知道这是荒凉的衣食。
跋涉中频频问路,引领我到主人家。
老小齐来迎接,击打新鲜的猪肉。
日暮途径艰难,回到车辕不辞而速。
唇舌干燥喝醇酒,用来充饥的只有稀粥。
第二天见到新诗,珠玉般圆润而成熟。
可以追溯到《宝剑篇》,高声吟诵《素灵哭》。
洪皓,字士贞,号阮亭,宋代诗人,因其作品风格细腻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反映个人情感,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此诗作于春季三月,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外出游玩,因行程的艰辛与内心的孤独而抒发感慨。诗中反映了一种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现实的思考。
《次三月望日出游》展现了诗人在春日游玩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全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结合个人的情绪,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诗的开头以“无马假犊车,岂必朱丹毂”引入,极具生活气息,表达了诗人在游玩时的随意与自在。接着,诗人通过“寻芳不见花”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暗含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惋惜。诗中对“良友”的描绘,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以及在旅途中相互扶持的温情。
而在描写行旅艰辛时,诗人使用了“道险能摧轮”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旅途的艰难困苦,这种对比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邃。最后,诗人在经历了一天的游玩后,品味新诗的乐趣,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与生活的丰富。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折射出生活的哲思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鸡犬或相闻”描绘乡村生活的真实感,“吻燥藉醇醪”则生动地表达了口干舌燥的状态,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整首诗以游玩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艰辛的思考,透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情感真挚,意味深长。
诗中提到“良友”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想要搭建的是什么?
诗中“道险能摧轮”表达了什么情感?
李白与洪皓的诗作均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的作品往往更为豪放,而洪皓则细腻、沉静。两者在情感的表现上各具特色,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