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1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8:19
杖屦寻春苦未迟。
洛城樱笋正当时。
三千界外归初到,
五百年前事总知。
吹玉笛,渡清伊。
相逢休问姓名谁。
小车处士深衣叟,
曾是天津共赋诗。
我拄着拐杖,穿着草鞋,寻春的旅途却显得漫长未至。
洛城的樱花和笋子恰好是最美的时节。
在三千个世界之外,我终于回到这里,
五百年前的事情似乎都已了然于心。
我吹着玉笛,渡过清澈的河水。
相逢时不必问对方的姓名。
那位穿着深衣的处士,
曾是我在天津共写诗的朋友。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生于战乱年代,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动荡,作品多表现忧国忧民情怀,风格豪放而深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晚年,陆游在洛阳寻春,感怀往昔,思念故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过往的追忆。
陆游的《鹧鸪天》通过寻春之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旧时光的追忆。开头两句“杖屦寻春苦未迟”、“洛城樱笋正当时”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作引,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期待,然而又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苦涩,似乎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接着,诗人以“吹玉笛,渡清伊”描绘了清澈的河水和悠扬的笛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这与前面的苦涩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在后半部分,陆游提到“相逢休问姓名谁”,表现出对相识的淡然,似乎不再在乎名利和身份,而是更加重视心灵的共鸣。这种思想反映出他对人生的领悟和放下。而“小车处士深衣叟,曾是天津共赋诗”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厚的友情与怀念,描绘了曾经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温馨画面。
整首诗以寻春为线索,串联起对自然的观察、对往昔的追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对过往的追忆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鹧鸪天》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陆游
C. 白居易
D. 李白
诗中“杖屦”意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诗人的出行方式
C. 春天的象征
D. 友谊的代表
“相逢休问姓名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重视身份
B. 对友谊的淡然
C. 对别人的好奇
D. 对过去的追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鹧鸪天》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前者更显苍凉与怀旧,后者则多了一份豪放与洒脱。两者的风格与情感基调不同,反映出各自的个性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