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9:5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9:59:21
采桑子 其二
作者: 乔大壮
天教人伴衡阳雁,岁岁南征。
病羽孤程。冷宿沙洲夜五更。
眼前若遇琵琶手,写入新声。
雁过人行。弹与天涯掩泪听。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南飞大雁的思念与孤独之感。天意使得我常与衡阳的雁相伴,年年随它们南飞。虽然我身心疲惫,孤独地行走在旅途上,夜里在沙洲冷冷地宿眠,直到清晨的五更时分。若能在眼前遇到琵琶演奏者,便能将我的心声化作新曲来表达。大雁飞过,人们走过,我在远方弹琴,掩面流泪,倾听那悠远的乐音。
作者介绍:乔大壮,近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在诗词创作中常以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及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年代,诗人通过描写南飞大雁与个人的孤独感,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与生活的不易。
《采桑子 其二》是一首以自然景象为背景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衡阳雁的南飞,传达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内心的孤独。开头两句“天教人伴衡阳雁,岁岁南征”中,“天教人”带有一种无奈与感叹,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关系。紧接着的“病羽孤程”,则强调了诗人身心的疲惫与孤独,仿佛在旅途中孤行无依。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内心的渴望,若能遇见琵琶手,便能将这份孤独与思念化为音乐,抒发心头的情感。结尾的“弹与天涯掩泪听”不仅表现了对大雁的思念,也暗示了对生活的感慨,音乐成为了连接心灵与外界的桥梁。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表现力,雁、沙洲、琵琶等意象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孤独而又动人的画面。通过对比自然与人心,诗人将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自然景象紧密相连,使得思乡与孤独的情感愈加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孤独与思念,表达对故乡的眷恋、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音乐的渴望。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与音乐的慰藉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对人生命运的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衡阳雁”象征着什么?
A. 归乡的渴望
B. 友谊
C. 战争
D. 繁荣
“病羽孤程”中的“病羽”指的是?
A. 大雁
B. 人的疲惫
C. 伤心的回忆
D. 孤独的心情
诗人希望遇到的“琵琶手”象征着什么?
A. 朋友
B. 音乐的慰藉
C. 旅行的伴侣
D. 生活的乐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