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6:36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
作者:梅尧臣 〔宋代〕
见录寻常咏,亲装复手题。
言从永嘉後,重与建安齐。
自古难知己,孤生每择栖。
春风寄黄鸟,为向墓间啼。
这首诗是对杜公的悼念,诗人从常见的歌咏中录取,亲自书写并题名。诗中提到自从永嘉之后,杜公的才华与建安时期的文人相当。自古以来,知音难求,孤独的人往往会选择合适的栖息之地。春风里,黄鸟寄托着思念,向杜公的墓前啼鸣。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后辈诗人的影响而闻名。梅尧臣的诗作常带有哲理性,关注人生与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挽词是梅尧臣为了悼念去世的杜公而作,表达了对这位前辈的敬仰与哀思。诗中提到的历史背景,反映了文人之间的情谊与对人才的珍视。
梅尧臣的《太师杜公挽词五首》通过缜密的字句,表达了对杜公深切的怀念与敬仰。首句“见录寻常咏”表明诗人从常见的诗歌中提取灵感,显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接下来的“言从永嘉后,重与建安齐”,则通过历史的重叠,强调了杜公在文人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自古难知己”一句,深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孤独,诗人借用这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一句“春风寄黄鸟,为向墓间啼”,通过春天的黄鸟与杜公的墓,实现了生与死的对比,展现出对逝去朋友的无限惋惜与思念。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示了梅尧臣对生命、友情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杜公的怀念与敬仰,反映出人际关系的珍贵和生命的脆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历史时期是哪个?
A. 建安
B. 永嘉
C. 唐代
答案: B. 永嘉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对杜公的思念?
A. 风
B. 黄鸟
C. 月亮
答案: B. 黄鸟
诗中提到“自古难知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满足
B. 孤独
C. 忧伤
答案: B. 孤独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挽词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思考,然而梅尧臣的语言更为细腻而含蓄,而杜甫则更为直白且激昂,反映出不同诗人风格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