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0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01:31
赖得春巢燕未归,高檐终日雨衰衰。
细笼芳草踏青后,欲打梨花寒食时。
美景已嗟空过尽,名园犹许悮相随。
锦鞍切莫九衢去,拍拍一如鹅鸭池。
这首诗表达了由于春天的燕子还未归来,春意未尽,屋檐下整日下着细雨,显得萧条。细细的草地在清明时节踏青后,正想去打梨花,恰逢寒食节。美好的景色已经在叹息中悄然逝去,但名园中依然留有对美好的追忆。华丽的马鞍不应在喧闹的街道上奔走,轻轻拍打,宛如在鹅鸭的池塘中游弋。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竹坡,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著称。他在诗歌创作上受到了杜甫、白居易的影响,尤以咏物抒怀见长。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春季,作者在雨中寄托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春天景色的感慨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借助细腻的雨景和春光,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
梅尧臣的这首《次韵和永叔雨中寄原甫舍人》透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让人感受到春雨中的惆怅和对友人的眷恋。诗中以“赖得春巢燕未归”开篇,描绘了春天未尽的意境,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期待。接下来的“高檐终日雨衰衰”,更是着重表现出细雨绵绵的情景,给人一种阴郁的感觉。这种阴雨的气氛使得诗中情感愈发浓烈,正如“欲打梨花寒食时”所暗示的那样,春天的美好与节日的气氛交织在一起,然而美景已然“嗟空过尽”,不禁让人感叹时光的流逝。
在诗的后半部分,梅尧臣通过“锦鞍切莫九衢去,拍拍一如鹅鸭池”传达了一种对喧嚣生活的反思,仿佛是一种归隐的向往。整体而言,诗歌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中,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与对友人的思念。
整首诗以春雨为背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感慨,揭示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回忆的珍视,传达出一种超然于世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清明节
C. 寒食节
D. 春节
诗中“高檐终日雨衰衰”中的“衰衰”指的是什么?
A. 雨势小
B. 雨势大
C. 雨停了
D. 雨水消失
诗人对繁华生活的态度是?
A. 热爱
B. 反思
C. 渴望
D.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