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金山芷芝二僧携茗见访

《金山芷芝二僧携茗见访》

时间: 2025-05-02 05:37:34

诗句

一游江山上,日日吟不足。

双锡忽来过,衣霜带初旭。

况能持茗具,向此烹新绿。

中{左氵右霝}水若饴,北焙花如粟。

还将尘虑涤,自愧冠缨束。

何以报勤勤,驰奴扣云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7:34

原文展示:

金山芷芝二僧携茗见访
梅尧臣

一游江山上,日日吟不足。
双锡忽来过,衣霜带初旭。
况能持茗具,向此烹新绿。
中左氵右霝水若饴,北焙花如粟。
还将尘虑涤,自愧冠缨束。
何以报勤勤,驰奴扣云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山玩水的情景,诗人感叹自己每天吟咏都不够。忽然,两个手持锡杖的僧人来访,他们的衣袍上带着晨霜,脸上透着初升的阳光。更难得的是,他们带来了茶具,在这里烹煮新鲜的绿茶。茶水如蜜般甜美,焚制的花香如米粒般细腻。诗人希望借此机会洗去心中的烦恼,却又自觉无法报答这份深情厚谊,只能以勤奋的心情去追随那遥远的云谷。


注释:

  • 双锡:指手持锡杖的僧人,锡杖是僧人的标志性物品。
  • 霜带初旭:形容清晨的景象,霜和阳光交织,显得清新。
  • 茗具:茶具,指泡茶用的器具。
  • 中左氵右霝水:形容茶水清澈如蜜,水字旁左边是“中”,右边是“霝”。
  • 北焙花如粟:指烘焙的花香,如米粒一样细腻。
  • 尘虑涤:希望洗去世俗的烦恼。
  • 冠缨束:指诗人的身份和束缚,感到自愧不如。
  • 驰奴扣云谷:形容追随或向往的心情,云谷象征远方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梦则,号阮亭,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清新自然,风格独特,颇具道家思想影响。他在官场上经历坎坷,晚年隐居,创作了大量诗作,体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梅尧臣隐居时期,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来访的珍惜。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山美景为背景,通过对两位僧人来访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清新脱俗的茶会场景。诗人用“日日吟不足”开篇,表现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热爱,暗示了生活的单调与乏味。接着,双锡僧人的突然到访,犹如一阵清风,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和意境。

“况能持茗具,向此烹新绿”,通过对泡茶过程的细致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茶的清香,也传递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中左氵右霝水若饴”,更是将茶水的甘甜与清澈比喻得生动形象,令人心生向往。

诗人在享受茶的同时,感受到尘世的纷扰和自己的渺小,“还将尘虑涤,自愧冠缨束”,表达了对繁杂世事的无奈与自省。最后一句“何以报勤勤,驰奴扣云谷”,则是对友人深情厚谊的感激与回报的无奈,体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梅尧臣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堪称宋代山水诗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游江山上:描绘诗人游览山水的乐趣,暗示诗人的闲适生活。
  2. 日日吟不足:表达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尽管每天吟诵,仍感到不足。
  3. 双锡忽来过:描写僧人的突然到来,打破了诗人的孤独。
  4. 衣霜带初旭:形象地描绘了晨光中的僧人,增强了画面的清新感。
  5. 况能持茗具:僧人带来茶具,使得气氛更加温馨。
  6. 向此烹新绿:表现了茶水的清新滋味,寓意着生活的美好。
  7. 中左氵右霝水若饴:用形象的比喻表达茶的甘甜。
  8. 北焙花如粟:进一步描写茶香,如米粒般细腻,增添了诗的可感性。
  9. 还将尘虑涤:表达诗人希望洗去烦恼的愿望。
  10. 自愧冠缨束:诗人对自我身份的反思与不安。
  11. 何以报勤勤:诗人自问如何能够回报友人的深情。
  12. 驰奴扣云谷: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若饴”,通过比喻使得茶水的美味更加生动。
  • 对仗:如“衣霜带初旭”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如“尘虑涤”,将烦恼拟人化,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思考与超脱,展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江山:象征自然美景与心灵的宁静。
  2. :代表清晨的清新与生命的洗礼。
  3. :象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情谊。
  4. 尘虑:象征世俗的烦恼与束缚。
  5. 云谷:象征理想与追求的远方。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友谊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双锡”指的是: A. 两位僧人
    B. 两个茶具
    C. 两棵树

  2. “衣霜带初旭”中的“霜”指的是: A. 秋天的霜冻
    B. 清晨的露水
    C. 冬季的雪花

  3. 诗人希望用什么来“涤”去尘虑? A. 茶水
    B. 朋友
    C. 山水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本诗的思考人生有共鸣。
  • 《山中问答》:王维的山水诗,展现了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梅尧臣 vs. 王维:梅尧臣的诗多描写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注重心灵的宁静与超脱,二者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却又各具特色。

通过这样的对比,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梅尧臣的诗歌风格及其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宋代诗歌的全面分析
  • 《梅尧臣诗集》——收录梅尧臣的完整诗作与注释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答庞参军·其四 答庞参军 联句 有会而作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三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 答庞参军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五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 饮酒 十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反犬旁的字 从井救人 机不容发 瓜绵 作恶多端 足字旁的字 包含链的词语有哪些 竖心旁的字 办稿 泣结尾的成语 盈开头的成语 郁忡忡 啮雪吞毡 虫字旁的字 及门之士 毋字旁的字 条递 相机而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