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8:05
归为田舍翁,不作无复理。
耕凿顷亩地,远近先视水。
沟塍欲利达,农具无委靡。
高田下田事,得马失马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农事的认真态度。诗中的人物选择归隐为田舍翁,不再过问世事。他们在耕作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水源的充足;为了让沟渠更加顺畅,农具也要保持良好状态。在田间地头的工作中,作者提到高田与下田的区别,强调了农事的艰辛和不确定性,得马与失马都是常有之事。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曹勋隐居之际,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远离官场纷扰而追求的宁静与自然。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农事的认真态度。诗人以“田舍翁”的身份自居,放弃了世俗的繁华,追求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通过耕种、灌溉、维护农具等细节,展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诗中提到的“得马失马尔”,不仅仅是对农事的反思,也是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本质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强调高田与下田的不同,体现出生活的多样性。同时,隐喻和拟人化的手法使得农事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农事,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人选择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A. 对官场失望
B. 热爱田园生活
C. 追求财富
“得马失马尔”指的是什么?
A. 农事中的常态
B. 生活中的哲理
C. 诗人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曹勋的作品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主题上相似,都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但曹勋的诗更注重农事的细节与辛劳,而陶渊明则更强调隐逸的理想与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