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0:40
甲子门
作者: 彭举〔明代〕
忆昔龙舟驾海涛,六飞曾此拥旌旄。
雨中谢峡青山暮,岛外厓门白浪高。
岸草旧埋金箭镞,浪花新逐锦征袍。
可怜成败皆陈迹,故垒残营翳野蒿。
回想当年,龙舟在海浪中驶过,那时的六条飞龙曾在这里护卫着旌旗。
雨中的谢峡,青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孤寂,岛外的峭壁上,白浪翻滚得愈加汹涌。
岸边的草丛中,早已埋下金箭的箭头,浪花却在追逐着新来的锦袍战士。
可惜无论成败,都是过去的痕迹,昔日的营垒如今只剩下野草丛生。
彭举,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其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影响力。他的诗风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自然的描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甲子门》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多事之秋,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往昔的怀念,表达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甲子门》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悲壮情怀的古诗。诗中通过对曾经辉煌的回忆,展现了个人与历史的关系。开篇的“忆昔龙舟驾海涛”一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壮阔的历史场景,龙舟的叱诧风云与战斗的场面令人神往。而接下来的描写则逐渐转向对自然的刻画,尤其是“雨中谢峡青山暮”一句,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历史的沧桑感。
“岸草旧埋金箭镞,浪花新逐锦征袍”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过去的辉煌与现今的荒凉形成了鲜明对比,历史的成败在时间的流逝中化为尘埃,只有自然的景象继续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也引发了对命运无常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哲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于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表现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诗人在反思历史的同时,也在探讨个人命运与历史的关系,表现出浓厚的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龙舟”象征什么?
“岸草旧埋金箭镞”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锦征袍”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