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6:1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6:19:27
《净居寺》
作者:彭举〔宋代〕
揽胜栖真处,山穷境忽开。
碧澄丹壑水,青叠翠屏苔。
岭树宜高下,溪流当去来。
声光画不得,临此但低徊。
在这座适合栖息的美景中,山的尽头突然打开了视野。
清澈的水在红色的山谷中流淌,青翠的苔藓在层层叠叠的山屏上生长。
山岭上的树木高低参差,溪流顺着山势流动而来。
这里的声光无法用画作来表现,站在此处只能低头徘徊。
彭举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资料相对较少,但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景物描写见长。他的诗常常流露出对山水田园的热爱,体现了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净居寺》写于诗人游历山水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景象是他在净居寺附近所见,反映了当时士人对清静生活的追求。
《净居寺》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山水诗,彭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所见的美丽景致。全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意象上丰富多彩,通过对比和层次感的描写,表现出山水的深远和静谧。首句“揽胜栖真处,山穷境忽开”便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宁静的境地,接着通过“碧澄丹壑水,青叠翠屏苔”展现出清澈的溪水与生机勃勃的山林,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的高低起伏,流动的溪水,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灵动。
整首诗给人一种亲近自然、回归宁静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观的向往和对喧嚣世俗的逃避。最后一句“声光画不得,临此但低徊”更是强调了自然之美无法用言语或画作表达,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到那份深刻的感动与宁静。通过这一点,诗人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世浮华的反思。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于喧嚣世界的逃避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隐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净居寺》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彭举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碧澄丹壑水”中的“丹”指的是什么颜色?
A. 绿色
B. 红色
C. 蓝色
D. 黄色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宁静
C. 快乐
D. 愤怒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