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3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9:37
堂堂诸葛公,道本伊吕匹。方其未遇时,龙卧泯渊嘿。一朝感时奋,变化乃莫测。恢复信本志,为汉誓讨贼。大义凛照揭,乾坤为开辟。指挥动风云,忠诚贯金石。士生三代后,闻见渐卑溺。公也真天人,正气泰华敌。升平礼乐具,抢攘兵革日。抱负郁未施,永为后人惜。公神在天壤,万古终不没。再歌出师表,敛衽三叹息。
这首诗描绘了诸葛亮的伟大与忠诚。他是一位有着高尚道德的人,和古代的伊吕相匹敌。若在未成名之时,犹如龙藏于深渊,默默无闻。然而,当他感受到时局的变化时,他奋起图强,改变了局面。他恢复汉室的根本志向,誓言讨伐贼寇。其大义照耀天地,开辟了新的局面。指挥风云变幻,他的忠诚如金石般坚固。即使三代之后,士人们的品德逐渐沦落,但他依然是真正的天人,正气威武,难以匹敌。如今的盛世礼乐齐备,然而兵戈相见的日子却依旧频繁。他的抱负未能施展,令人怜惜。诸葛公的精神在天地间长存,永不消逝。再一次吟唱《出师表》,不禁让人叹息。
作者介绍:孙承恩,明代诗人,擅长古体诗,其作品多表现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诸葛亮的故乡襄阳,表达了对诸葛亮的崇敬与怀念,反映了明代诗人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景仰。
这首诗从开篇就确立了诸葛亮的伟岸形象,使用“堂堂”这一词语突出了他的气度和风范。接下来的“道本伊吕匹”则将诸葛亮与历史上的贤臣伊尹和吕尚并列,强调了他的德行与才能。在描写诸葛亮的成长过程时,诗人通过“龙卧泯渊嘿”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他在未成名之时的隐忍与沉静。
随着时局的变化,诸葛亮奋起图强的决心在“感时奋”中体现。他的复兴汉室之志与对贼寇的誓言,突显了他的大义与忠诚。诗中提及“指挥动风云,忠诚贯金石”,表现了诸葛亮在短暂政治生涯中的非凡能力与坚定信念。
在后半部分,诗人对后世士人的品德逐渐沦落感到惋惜,而诸葛亮的形象却依然光辉灿烂,显示了他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朽地位。最后,通过“再歌出师表”,强调了诸葛亮的忠诚与牺牲精神,令读者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与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赞颂了诸葛亮的忠诚与伟大,同时对后世的道德沦落表示惋惜,强调了历史人物的精神价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诸葛亮在诗中被比喻为哪个动物?
诗中提到的“士生三代后,闻见渐卑溺”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再歌出师表”所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