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3:23
露桃云杏艳妆红,一路胭脂点玉骢。江上芙蓉屡憔悴,不须枨触怨东风。
露水中的桃花和云间的杏花,妆点得如同红色的胭脂一样美丽;一路上,胭脂的芬芳点缀着美丽的骏马。江边的荷花多次凋零,不必因为东风的吹拂而心生怨恨。
作者介绍:吴宝钧,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往往关注自然与人情,融汇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江边,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短暂,借助花朵的盛衰表达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开头两句描绘了桃花与杏花的娇艳,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绚丽。诗人在这里使用了“胭脂”这一形象,增强了花朵的妆点之美,寓意着青春的美丽与活力。然而,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又将目光转向了江边的荷花,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感慨。荷花的“屡憔悴”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
最后一句“不须枨触怨东风”更是升华了诗的意境,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豁达态度。诗人在面对自然的变迁时,不再怨恨,而是选择接受,这种情感的转变让整个诗作充满了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与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露桃”和“云杏”主要描述了什么?
a) 春天的雨水
b) 花朵的美丽
c) 江边的风景
“不须枨触怨东风”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生命的无奈
b) 对自然变化的接受
c) 对爱情的期待
诗中的“芙蓉”指代哪种植物?
a) 桃花
b) 杏花
c) 荷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