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一 啄食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一 啄食》

时间: 2025-05-01 01:21:00

诗句

穷年见俛啄,但有饥乏意。

虽存玉山禾,不入丹青喙。

因思方朔嘲,此岂优谐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1:00

诗词名称: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一 啄食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穷年见俛啄,但有饥乏意。
虽存玉山禾,不入丹青喙。
因思方朔嘲,此岂优谐类。

白话文翻译:

整年都在低头觅食,心中只感到饥饿和乏力。
尽管有来自玉山的稻禾,仍然无法进入我的口中。
因此想到方朔的嘲讽,这种情况怎能算得上是优雅和谐的呢?

注释:

  • 穷年:整年。
  • 俛啄:俯身觅食。
  • 饥乏:饥饿和乏力。
  • 玉山禾:指的是美好的稻禾,象征丰收。
  • 丹青喙:丹青指绘画,喙为嘴,意指无法品尝美味。
  • 方朔:指的是古代著名的诗人和讽刺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东皋,宋代著名诗人。他以五言诗见长,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意蕴深厚,风格质朴自然。他的诗往往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梅尧臣对画作的感悟中,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人通过描绘鹤的觅食,反映了自己对生存和理想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鹤的觅食引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诗中“穷年见俛啄”描绘了鹤整年低头觅食的景象,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单调。紧接着,诗人提到“玉山禾”,这是对丰收美好理想的渴望,但这种美好却无法真正进入“丹青喙”,暗指美好事物的遥不可及。诗人因此联想到方朔的嘲讽,表达了对这种境遇的不满与无奈。整首诗在表达对生存困境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通过对鹤的描绘,诗人运用象征手法,传达出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展现出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穷年见俛啄:描绘鹤在艰难的环境中,整年都在寻找食物,象征生活的艰辛。
  2. 但有饥乏意:表达了鹤在觅食过程中的无奈与饥饿感。
  3. 虽存玉山禾:即使有美好的稻禾存在,象征着理想的丰收。
  4. 不入丹青喙:美好的事物无法被享用,表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5. 因思方朔嘲:引入方朔的嘲讽,表达对现状的不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鹤的觅食比作人们的生存状态,生动形象。
  • 对仗:如“穷年见俛啄”与“虽存玉山禾”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鹤象征着高洁的理想,而“玉山禾”则象征着丰收的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艰难生活的反思与对理想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象征高洁与追求理想的生物,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玉山禾:美好的象征,代表着丰收与幸福。
  • 丹青:象征艺术与理想,暗指无法实现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穷年见俛啄”中的“俛”字意思是: A. 低头
    B. 高昂
    C. 飞翔
    D. 休息

  2. 诗中提到的“方朔”是: A. 一种花
    B. 古代诗人
    C. 一种鸟
    D. 一种食物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梅尧臣的这首诗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但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则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郭外 东栏 初宿湖亭口占 万松书院次许启衷韵 望京畿 客路 兰谷兄同至源口舟中酌别 次静夫留行韵 题魏尚默新亭 其二 题魏尚默新亭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明珠之颣 包含诬的词语有哪些 缘情肖物 纸上空言 釆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申章 析圭担爵 拔帜易帜 肉袒膝行 恶心钱 朋奸 目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尻舆神马 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