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1:00
穷年见俛啄,但有饥乏意。
虽存玉山禾,不入丹青喙。
因思方朔嘲,此岂优谐类。
整年都在低头觅食,心中只感到饥饿和乏力。
尽管有来自玉山的稻禾,仍然无法进入我的口中。
因此想到方朔的嘲讽,这种情况怎能算得上是优雅和谐的呢?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东皋,宋代著名诗人。他以五言诗见长,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意蕴深厚,风格质朴自然。他的诗往往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本诗创作于梅尧臣对画作的感悟中,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人通过描绘鹤的觅食,反映了自己对生存和理想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鹤的觅食引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诗中“穷年见俛啄”描绘了鹤整年低头觅食的景象,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单调。紧接着,诗人提到“玉山禾”,这是对丰收美好理想的渴望,但这种美好却无法真正进入“丹青喙”,暗指美好事物的遥不可及。诗人因此联想到方朔的嘲讽,表达了对这种境遇的不满与无奈。整首诗在表达对生存困境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通过对鹤的描绘,诗人运用象征手法,传达出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展现出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艰难生活的反思与对理想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穷年见俛啄”中的“俛”字意思是:
A. 低头
B. 高昂
C. 飞翔
D. 休息
诗中提到的“方朔”是:
A. 一种花
B. 古代诗人
C. 一种鸟
D. 一种食物
与梅尧臣的这首诗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但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则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