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8:46
春雨固多喜,虽多安得愁。
既能勒花苞,又解滋耕畴。
池添痕痕涨,渠有细细流。
不同离妇怨,一落不可收。
定知矜有年,岂似斗粟賙。
西掖喙夫子,吟观意迟留。
正声隮雅颂,高论等阳秋。
我惭才甚薄,难继东山讴。
春天的雨水虽然很多,让人高兴,但即使再多又怎能生愁呢?它不仅能催促花苞的绽放,还能滋润田地。池塘的水位渐渐上升,河渠中细流潺潺。这样的雨水不同于离别的怨恨,一旦落下就无法收回。可以确定的是,这雨水是有年头的,岂能比斗米施舍的恩惠?西边的学者,吟咏时意态悠然自得。正当高声吟唱雅致的诗篇,深邃的论述如同阳光下的秋天。我感到自己的才华非常薄弱,难以继承东山高士的风采。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溪,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五言诗,尤其以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见长。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这首诗写于春季,正是万物复苏、春雨绵绵之时,诗人借春雨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梅尧臣的《次韵和长文紫微春雨二首》通过描绘春雨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便以“春雨固多喜”引入,表现出春雨带来的生机与欢愉。这种积极的情绪贯穿全诗,春雨不仅滋润了大地,促使花朵绽放,还为农田带来了希望。
诗中提到“池添痕痕涨,渠有细细流”,展现了春雨后水位上涨的情景,生动形象。然后,诗人通过“不同离妇怨,一落不可收”,指出春雨的落下是自然规律,不同于人间的离愁别绪,一旦落下就无法回头,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规律。
接下来的“定知矜有年,岂似斗粟賙”,则是对比春雨的丰厚与人间施舍的微薄,以此强调自然的慷慨与人情的局限。在对西边学者的描绘中,诗人表现了对学术追求的向往,以及对自身才华的自谦,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的描写,融入了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问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对学术追求的向往,展现了生命的美好和人情的温暖。
春雨给人带来的主要情感是?
A. 悲伤
B. 喜悦
C. 愤怒
D. 忧虑
诗中提到“斗粟賙”,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感慨
B. 人情的微薄
C. 学问的追求
D. 离别的怨恨
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自己的什么感受?
A. 自豪
B. 羡慕
C. 羞愧
D. 满足
对比梅尧臣的《次韵和长文紫微春雨二首》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象,但梅尧臣更注重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而王维则更偏重于秋天的宁静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