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1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11:51
原文展示:
投知己 秦韬玉 〔唐代〕 炉中九转鍊虽成,教主看时亦自惊。 群岳并天先减翠,大江临海恐无声。 赋归已罢吴门钓,身老仍抛楚岸耕。 唯有太平方寸血,今朝尽向隗台倾。
白话文翻译:
在炉中经过九次炼制的丹药虽然已经完成,但当教主看到时也感到惊讶。 群山与天空相连,首先失去了翠绿的颜色,大江流入海中恐怕会变得无声无息。 我已经放弃了在吴门钓鱼的生活,身体衰老了,仍然抛开在楚岸耕作的生活。 只有那太平时期的一腔热血,今天全部倾注在隗台上。
注释:
诗词背景:
秦韬玉是唐代诗人,其生平资料较少,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时局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对太平时期的怀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炼丹、群山、大江等意象,描绘了一个宏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同时融入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炉中九转鍊虽成”一句,既展示了炼丹的艰辛,也隐喻了人生的磨难。而“群岳并天先减翠,大江临海恐无声”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观的变化来象征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最后两句“唯有太平方寸血,今朝尽向隗台倾”则强烈表达了诗人对太平时期的怀念和对个人命运的倾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语言凝练,是一首典型的唐代抒怀诗。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太平时期的怀念和对个人命运的倾注,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通过炼丹、群山、大江等意象,诗人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对太平时期的向往和对个人责任的承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炉中九转鍊虽成”中的“九转”指的是什么? A. 九次炼制 B. 九种材料 C. 九个步骤 D. 九种方法
诗中“群岳并天先减翠”中的“减翠”指的是什么? A. 减少绿色 B. 减少高度 C. 减少数量 D. 减少光彩
诗中“唯有太平方寸血”中的“太平方寸血”指的是什么? A. 太平时期的热血 B. 太平时期的土地 C. 太平时期的人民 D. 太平时期的政策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