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2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9:24:55
原文展示:
王莽当年似姬旦,炀皇前日肖曾参。担囊揭箧何须逐,盗贼谁无仁义心。
白话文翻译:
王莽当年像姬旦一样,炀皇前日像曾参。担囊揭箧何必追逐,盗贼谁没有仁义心。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造诣。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比较,表达了对仁义之心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阅读历史书籍时,对历史人物的行为和品德进行反思后所作,旨在探讨仁义之心的普遍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王莽、炀皇和曾参的比较,探讨了仁义之心的普遍性。王莽虽篡位,但在篡位前有贤名,类似于姬旦;炀皇虽暴政,但在某些方面与曾参相似。诗中提出,即使是盗贼,也有仁义之心,不必追逐其行为。这反映了作者对人性复杂性的认识,以及对仁义价值的肯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探讨仁义之心的普遍性,认为即使是历史上被认为不贤的人物,也有其仁义的一面,即使是盗贼,也有仁义之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王莽类似于谁? A. 姬旦 B. 炀皇 C. 曾参 D. 孔子
诗中提到的炀皇在某些方面与谁相似? A. 姬旦 B. 炀皇 C. 曾参 D. 孔子
诗中“担囊揭箧何须逐”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盗贼的行为不必过分追逐 B. 盗贼的行为必须严格追究 C. 盗贼的行为值得学习 D. 盗贼的行为无法避免
诗中“盗贼谁无仁义心”表达了什么观点? A. 盗贼没有仁义心 B. 盗贼都有仁义心 C. 盗贼的仁义心不重要 D. 盗贼的仁义心值得怀疑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