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读史八首

《读史八首》

时间: 2025-04-23 09:24:55

诗句

王莽当年似姬旦,炀皇前日肖曾参。

担囊揭箧何须逐,盗贼谁无仁义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9:24:55

原文展示:

王莽当年似姬旦,炀皇前日肖曾参。担囊揭箧何须逐,盗贼谁无仁义心。

白话文翻译:

王莽当年像姬旦一样,炀皇前日像曾参。担囊揭箧何必追逐,盗贼谁没有仁义心。

注释:

字词注释:

  • 王莽:西汉末年政治家,篡汉自立,建立新朝。
  • 姬旦:周公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辅佐成王,有贤名。
  • 炀皇:隋炀帝杨广,历史上以暴政著称。
  • 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称。
  • 担囊揭箧:指盗贼的行为,担囊揭开箱子。
  • 逐:追逐,追赶。

典故解析:

  • 王莽似姬旦:王莽在篡位前,曾以贤能著称,类似于姬旦的贤名。
  • 炀皇肖曾参:炀皇在某些方面与曾参相似,但此处用以讽刺,因为炀皇并非真正的贤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造诣。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比较,表达了对仁义之心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阅读历史书籍时,对历史人物的行为和品德进行反思后所作,旨在探讨仁义之心的普遍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王莽、炀皇和曾参的比较,探讨了仁义之心的普遍性。王莽虽篡位,但在篡位前有贤名,类似于姬旦;炀皇虽暴政,但在某些方面与曾参相似。诗中提出,即使是盗贼,也有仁义之心,不必追逐其行为。这反映了作者对人性复杂性的认识,以及对仁义价值的肯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王莽当年似姬旦:王莽在篡位前,有贤名,类似于姬旦的贤能。
  • 炀皇前日肖曾参:炀皇在某些方面与曾参相似,但此处用以讽刺。
  • 担囊揭箧何须逐:即使是盗贼的行为,也不必过分追逐。
  • 盗贼谁无仁义心:即使是盗贼,也有仁义之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王莽比作姬旦,炀皇比作曾参,用以表达对仁义之心的思考。
  • 反问:通过“盗贼谁无仁义心”的反问,强调仁义之心的普遍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探讨仁义之心的普遍性,认为即使是历史上被认为不贤的人物,也有其仁义的一面,即使是盗贼,也有仁义之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莽、姬旦、炀皇、曾参:历史人物,用以表达对仁义之心的思考。
  • 担囊揭箧:盗贼的行为,用以引出对仁义之心的讨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莽类似于谁? A. 姬旦 B. 炀皇 C. 曾参 D. 孔子

  2. 诗中提到的炀皇在某些方面与谁相似? A. 姬旦 B. 炀皇 C. 曾参 D. 孔子

  3. 诗中“担囊揭箧何须逐”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盗贼的行为不必过分追逐 B. 盗贼的行为必须严格追究 C. 盗贼的行为值得学习 D. 盗贼的行为无法避免

  4. 诗中“盗贼谁无仁义心”表达了什么观点? A. 盗贼没有仁义心 B. 盗贼都有仁义心 C. 盗贼的仁义心不重要 D. 盗贼的仁义心值得怀疑

答案:

  1. A
  2. C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探讨历史人物的评价和仁义之心的价值。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对仁义之心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与陈普的《读史八首》:都探讨了历史人物的评价和仁义之心的价值,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时政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陈普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陈普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息壤诗 范增论 减字木兰花 将官雷胜得过字代作 次韵章传道喜雨(祷常山而得。) 次韵杨次公惠径山龙井水(龙井水洗病眼有效 王文玉挽词 华清引·感旧 次王定国韵书丹元子宁极斋 孔毅父妻挽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信口胡言 爻字旁的字 七兵 王贵与李香香 七折八扣 推贤扬善 转輠 包含輈的词语有哪些 北珠 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火字旁的字 包含怯的词语有哪些 一缺十求 丶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深渊 伏处枥下 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