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4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49:28
原文展示:
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韵 陈普 〔宋代〕 播谷栽桑复执麻,全凭雨露作人家。世间惟有心须霁,一片浮云不可遮。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播种谷物、栽植桑树、编织麻布,全都依赖雨露来滋养家园。世间唯有心灵需要晴朗,一片浮云无法遮挡。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表达对自然恩泽的感激,以及对心灵清明的追求。在宋代,农业社会对雨水的依赖极大,因此雨露被视为生命之源。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播种、栽桑、织麻为引,表达了人类生活对自然恩泽的依赖。诗中“全凭雨露作人家”一句,强调了雨露对人类家园的重要性。后两句“世间惟有心须霁,一片浮云不可遮”则转向心灵层面,表达了诗人对心灵清明的追求,认为心灵的清明比任何外在的遮蔽都重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心灵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自然恩泽的感激和对心灵清明的追求。诗人通过农业劳作的描写,强调了雨露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心灵的比喻,表达了心灵清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播谷栽桑复执麻”描述的是什么? A. 农业劳作 B. 商业活动 C. 军事训练 D. 文化教育
“全凭雨露作人家”中的“雨露”比喻什么? A. 自然恩泽 B. 人类智慧 C. 社会秩序 D. 政治权力
“世间惟有心须霁”中的“霁”指的是什么? A. 晴朗 B. 阴雨 C. 风暴 D. 寒冷
“一片浮云不可遮”中的“浮云”比喻什么? A. 心灵杂念 B. 自然现象 C. 社会问题 D. 政治斗争
答案: 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