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法海寺小阁

《登法海寺小阁》

时间: 2025-05-10 18:05:31

诗句

绝顶危梯缓步登,俯空幽阁据棱赠。

不知吟到无穷处,但觉一层高一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8:05:31

原文展示:

绝顶危梯缓步登,俯空幽阁据棱赠。不知吟到无穷处,但觉一层高一层。

白话文翻译:

在险峻的山顶,我缓缓攀登,俯瞰那空旷的幽静阁楼,似乎在对我赠送着什么。我不知道吟诵已经到了无尽的境地,只觉得每上一层就更加高远。

注释:

  • 绝顶:指山的最高点。
  • 危梯:指陡峭的梯子,形容攀登的艰难。
  • 俯空:俯视空中,形容高处的视角。
  • 幽阁:指幽静的阁楼。
  • 棱赠:形容阁楼的边缘向我展示或赠送的景象。
  • 无穷处:指无尽的境地。
  • 一层高一层:形容攀登的高度逐层增加,带来新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郁,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作品为人熟知。他的诗歌风格清新俊逸,常流露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登法海寺小阁》创作于一次登高的经历中,法海寺小阁位于险峻的山顶,诗人在此静思,感受自然的奇妙与人生的哲理。此时社会气候也逐渐向重视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转变。

诗歌鉴赏:

《登法海寺小阁》是一首描写登高过程中的诗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诗中“绝顶危梯缓步登”,开头便展现了攀登的艰辛和小心翼翼的态度,这不仅是对地理高度的描述,更是对人生旅途的隐喻。接着“俯空幽阁据棱赠”,诗人俯瞩空中的阁楼,似乎在接受大自然的馈赠,这种感觉让人心旷神怡,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诗的后半部分“但觉一层高一层”,让人感觉到一种境界的提升。每向上攀登一步,心灵也随之升华,似乎在无尽的吟诵中,达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诗的整体结构紧凑,意象鲜明,通过对登高的描绘,传达了向上攀登的决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激励人们在生活中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绝顶危梯缓步登:在险峻的山顶,诗人谨慎地攀登,显示出艰难和小心。
  2. 俯空幽阁据棱赠:俯视空中的幽静阁楼,感受到自然的馈赠与神秘。
  3. 不知吟到无穷处:诗人沉浸于吟诵中,迷失在美的境地。
  4. 但觉一层高一层:每一次攀登,都带来新的高度与视野,暗示人生的逐步向上。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绝顶危梯”与“俯空幽阁”,形成对称的结构。
  • 比喻:将攀登比作人生的追求,增强了诗的深意。
  • 象征:高处的阁楼象征着理想与精神的高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坚持与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绝顶:象征着人生的高峰与目标。
  • 危梯:暗示攀登道路的艰难与不易。
  • 幽阁:代表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登高的目的是什么?

    • A. 休闲
    • B. 追求理想
    • C. 逃避现实
    • D. 旅游
  2. “俯空幽阁”中的“幽阁”指的是什么?

    • A. 一个神秘的地方
    • B. 诗人心中的理想
    • C. 自然中的某种景象
    • D. 诗人想象的空间
  3. “一层高一层”所传达的情感是:

    • A. 对高处的恐惧
    • B. 对人生追求的坚持
    • C. 对自然的无畏
    • D.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望岳》杜甫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高》同样以登高为主题,但着重于自然景观的壮丽,而陈郁的诗则更注重内心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顷年谪宦解梁收得令孙补阙毛诗音义其本乃会 送寇谏议赴青州 南静川野桃花下独酌因简同年冯中允 和陈州田舍人留别 春日登楼 雪霁霜晴独寻山迳菊花犹盛感而赋诗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 滁上谪居 诗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折冲之臣 面喻 儿字旁的字 人自为战 移情遣意 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士林 日角珠庭 荡惑 舟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绿衣使者 包含戾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风厉 不猧不魀 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