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9:15
大历谋臣匪尽忠,时君好佛遂成风。
详陈福业因元载,轻授仪同付不空。
此日有丘犹血刃,后来无赏失边功。
代宗缪滥惟何甚,千古容斋直笔公。
这首诗表达了对大历时期谋臣的不满,认为他们并不尽忠,反而是当时的君主对佛教的偏爱导致了这种风气的形成。诗中提到元载的福业,说明其轻易地被授予高官,而没有真正的才能。诗人暗示,如今的有功之臣却遭受冷遇,失去了应有的奖赏。最后,诗人对代宗的错误感到惋惜,认为历史上应有像容斋(指陈郁)这样直言不讳的人。
作者介绍:
陈郁,字子云,号容斋,宋代诗人,以直言不讳和对社会时事的敏感著称。他的诗风多反映社会现实,关心国家大事,具有很强的批判性。
创作背景:
《读容斋三笔记》是在对当时政治环境深感失望的情况下创作的,诗人借古讽今,抒发对历史及当代官场腐败现象的看法。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的深刻思考。诗人在开篇便直指大历时期的谋臣,认为他们并不尽忠于国家,反而随波逐流,迎合当时君主的偏好,根植于对佛教的迷信。这种对佛教的偏爱不仅影响了政治风气,也让一些真正有才华的人被忽视。
接着,诗人提到元载,说明他在权力的游戏中获得高官,并不是凭借真正的才德,而是轻易地被授予官职,反映了当时官场的腐败和不公。而后,诗人以“此日有丘犹血刃”一语,暗指历史上那些为了国家而牺牲的英雄,如今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识,令人感到惋惜。
最后,诗人对代宗的批评深刻而直接,认为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历史上应有更多像他那样直言不讳的人。整首诗通过总结历史教训,警醒世人,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对历史的反思为主线,批判了当时官场的不公与腐败,呼吁人们要有直言不讳的精神,珍惜真正的忠臣和人才。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大历谋臣匪尽忠”中的“匪”是什么意思?
A. 非,不
B. 是
C. 也
D. 但
诗中提到的元载是指:
A. 一位皇帝
B. 一位谋臣
C. 一位诗人
D. 一位将军
“此日有丘犹血刃”中,“血刃”的含义是什么?
A. 武力与牺牲
B. 财富与权力
C. 忍耐与等待
D. 荣誉与光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陈郁的《读容斋三笔记》更侧重于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官场的批判,而杜甫则通过个人的情感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渴望。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