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7:20
好事近
风骨信倾城,何止千金当得。
十八娘殊媚妩,带宝山春色。
小廉吾欲笑髯苏,日啖仅三百。
兰畹近边寒峭,问何时挺出。
这首诗表达了对美人和春天的赞美,诗人认为她的气质和风采足以倾倒城市,价值远超金钱。诗中提到的“十八娘”是指一位极具魅力的女子,她的美丽宛如宝山般富饶,带来了春天的生机。诗人以幽默的语气提到自己希望能像“髯苏”那样笑一笑,但每天只能品尝三百个小廉(指小吃或美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兰花的期待,期待它能在寒冷的环境中绽放。
况周颐(1746年-1793年),字子澄,号白云,晚号云溪,清代诗人、书法家、画家,精于诗词与绘画,尤其擅长山水画。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
《好事近》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美的描绘,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
《好事近》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词作,展现了诗人对美人和春天的赞美。詩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比喻,呈现出一种生动而又富有情感的画面。诗人对“十八娘”的赞美,既是对女性美的歌颂,也是对人生理想的向往。通过“风骨信倾城”的描绘,诗人强调了内在气质对外在美的重要性,反映出他对真正美的理解。
在结构上,诗人通过对比与幽默的手法,表现出对美食与生活的享受,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同时,诗中提到的“兰畹近边寒峭”,则传达了一种对生命坚韧的期待,象征着在逆境中依然能够绽放的希望。
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情感。通过对美与自然的赞美,诗人展示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对美人和自然的描绘,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的“风骨”是指什么?
A. 美人的外貌
B. 美人的气质
C. 美人的衣着
D. 美人的年龄
“十八娘”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
B. 美丽的女子
C. 财富
D. 友谊
诗中提到的“兰畹”主要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绝望
B. 希望与坚韧
C. 忧伤
D. 快乐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好事近》在表现女性之美上,前者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后者则通过外在形象的强烈对比,强调了气质与美的结合。两者都表现了对美的追求,但角度与手法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