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3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36:49
春日和刘明
不奈滴檐声,风回昨夜晴。
一阶春草碧,几片落花轻。
知分贫堪乐,无营梦亦清。
看君话幽隐,如我愿逃名。
春日里,雨水滴落在屋檐上,令我感到无奈,风儿把昨夜的晴朗天气又带回来了。小楼前的台阶上,春草青翠欲滴,几片落花轻轻飘落。知道生活贫困也能乐在其中,没有追求世俗的名利,梦境也显得清新。看你谈论那幽静的生活,正如我所愿,想要逃避名利的桎梏。
在古代诗词中,幽隐生活常常被视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代表着对名利的超脱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借此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理念。
作者介绍:翁卷(约998年-约1055年),字子云,号静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翁卷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日,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在与友人刘明的交流中,借助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看法与追求。诗中流露出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漠,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春日和刘明》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的“滴檐声”引入了春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通过“风回昨夜晴”的描写,展现了天气的变化与生命的韧性。在一阶春草和几片落花的映衬下,诗人似乎在思考生活的意义,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诗中“知分贫堪乐,无营梦亦清”的句子,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精神生活的重视,表达了他对贫困生活依然能感受到快乐的理解。同时,通过与友人的谈话,诗人反映了内心对世俗名利的逃避,呈现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出一种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名利的超脱,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乐在其中”的人生哲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滴檐声”指的是什么?
“知分贫堪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理解?
诗中提到的“幽隐”生活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