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5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57:26
悼雪庵
作者:翁卷 〔宋代〕
悟了无生妙,归空若故乡。
竹房三尺像,石榻一炉香。
坏衲犹悬树,新松忽过墙。
僧中留不得,几日为凄凉。
悟到无生的妙理,归于空灵就像回到故乡一样。
竹房三尺宽,石榻上点着一炉香。
坏了的袈裟依然挂在树上,新松树忽然从墙外长出来。
在僧侣中是无法停留的,几天后就感到凄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无生”及“归空”与佛教哲学有关,反映了对生死和存在的思考。古代僧侣常在竹房中修行,竹子象征着坚韧与简约。
作者介绍:
翁卷,字子春,号雪庵,宋代诗人。生于晚唐,擅长律诗,作品多以清新脱俗见长,具有浓厚的禅宗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翁卷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修行的感悟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入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显示了他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悼雪庵》是一首极具禅意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传达出对无生法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开头两句“悟了无生妙,归空若故乡”表现了诗人从纷扰的世俗中领悟到的空灵境界,这样的境界宛如故乡般温暖而熟悉,给人一种归属感。接下来的“竹房三尺像,石榻一炉香”则描绘了一个简朴而安静的修行环境,竹房与石榻象征着诗人对物质的淡泊与对心灵的追求。
“坏衲犹悬树,新松忽过墙”一方面展示了岁月的流逝,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生命的轮回与新生。破旧的袈裟与新长出的松树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坚韧。最后一句“僧中留不得,几日为凄凉”回归到孤独的感受,显示出诗人对修行生活的思考与无奈,尽管内心向往宁静,但外界的孤独感却不容忽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切感悟和对禅宗思想的追求,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诗人对佛理的思考与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无生妙”指的是什么?
A. 生命的生死
B. 佛教的空灵哲理
C. 生活的苦恼
答案:B
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翁卷
答案:C
“竹房三尺像”中的“竹房”象征什么?
A. 富贵
B. 简朴生活
C. 忧愁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此内容为对《悼雪庵》的详细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