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时间: 2025-04-27 09:50:37

诗句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0:37

原文展示: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白话文翻译:

美丽的花儿不再与那些迷恋香气的人相伴,浪花轻轻荡漾,心中又担忧春风一去,绿意反而成了阴影。那玉钿(古代的一种饰物)又在哪里寻找呢?梦中仿佛见到木兰树下,双桨轻摇,云影浮动。漫无目的地向孤山山下去寻找那盈盈的身影。春天里,翠鸟啼鸣,似乎一直在歌唱。

注释:

  • 殢香人:指沉迷于香气的人。
  • 浪粼粼:形容水面波光粼粼,清澈而美丽。
  • 玉钿:古代耳饰的一种,象征美丽与珍贵。
  • 木兰双桨:指木兰树下,双桨轻摇,暗指舟行水边的画面。
  • 盈盈:形容女子轻盈而美好。

典故解析:

“木兰”常与美丽的女子相关,可能隐喻作者对理想中女性的追求或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沙,晚号清真居士,南宋时期的词人。他以词著称,风格清丽,情感细腻,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丙辰年冬季,姜夔自无锡归来,感受到季节变化带来的思绪,以花、浪、春风等自然意象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求。

诗歌鉴赏:

《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是一首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个人情感的古诗。诗中通过“好花”、“浪粼粼”、“春风”等意象,传达出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开头“好花不与殢香人”一句,点明了对美的渴望与孤独的感伤,似乎在说美好的事物并不总是能与自己相伴,反而常常被遗忘或错过。接着“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更是流露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春风一去,绿意便化作了阴影,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美好的易逝。

诗中“玉钿何处寻”一语,表现出一种对美的寻找与思索,体现了作者在生活中的孤独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求。而“木兰双桨梦中云”则带来一丝梦幻的色彩,仿佛在描绘一个美好而又遥不可及的世界。结尾“翠禽啼一春”,通过鸟鸣声的渲染,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尽管一切美好似乎都在远处,但生机依旧存在。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展现了姜夔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既有自然之美的描绘,也蕴含着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好花不与殢香人:美丽的花儿不与沉迷于香气的人相伴,表明美好事物与人心的距离。
  2. 浪粼粼:水面波光粼粼,描绘出动人的自然景象。
  3.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对春天的担忧,春风一去,绿意将不复存在,暗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4. 玉钿何处寻:在梦中寻找美好,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5. 木兰双桨梦中云:描绘梦境中的悠然景象,增添了一份诗意。
  6. 小横陈:可能指小舟,隐含着对自由的渴望。
  7.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无目的地寻找那美好的身影,表现了内心的迷茫。
  8. 翠禽啼一春:春鸟的鸣叫,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与沉迷之人相对比,暗示美好事物的难以追求。
  • 拟人:春风、翠禽等被赋予人的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体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感,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美与爱情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美好瞬间。
  • :时间的流逝与变化,象征着人生旅途的起伏。
  • 春风:生机与希望的象征,代表着新的开始。
  • 玉钿:美丽的象征,代表着难以获得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好花不与殢香人”中“殢香人”指的是?

    • A. 喜欢花的人
    • B. 沉迷于香气的人
    • C. 诗人本人
    • D. 不喜欢花的人
  2. 诗中提到的“翠禽”指的是?

    • A. 鱼
    • B. 鸟
    • C. 虫
    • D. 花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盼望
    • B.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C. 对生活的失望
    • D. 对大自然的描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代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姜夔的诗作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更加侧重于个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杜甫的《春望》则通过对国家与时局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沉重的历史责任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研究与赏析》

相关查询

次韵陈勉仲见留之什 词源图 病余兀坐偶成二绝 病余兀坐偶成二绝 别友人 虞美人·鸳鸯碧瓦寒留雪 减字木兰花·珠帘乍见 好事近·彩舰载娉婷 风流子(范觉民生日) 念奴娇(荆门军宋签判、陶教授许尉同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尤风 青炜 幾字旁的字 告老还乡 包含乏的成语 反犬旁的字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福无双至 王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图记 木字旁的字 包含撺的词语有哪些 一炷心香 急人之困 可望而不可即 鸟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