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0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01:08
雨暵自有期,岁功讵云差。
昨来偶滂沱,万物皆颜华。
晴晨子见过,毅然巾我车。
荒径蹄辙稀,泽国疏桑麻。
长风起修林,夕响连蒹葭。
芁芁南山豆,离离东陵瓜。
怀古看行云,矫首徒咨嗟。
雨水的干湿自有时节,年收的丰歉也不能一概而论。
昨天下了一场大雨,万物都呈现出鲜艳的色彩。
今天早晨你来过,毫不犹豫地跟我一起出行。
荒僻的小路上马蹄印很少,湿地上稀疏的桑树和麻田。
长风吹动着高大的树林,傍晚的声音连绵不绝,似乎在回应芦苇的摇曳。
南山的豆苗长得茂盛,东陵的瓜田一片繁茂。
怀古之情随行云而来,抬头望天不禁感慨。
李梦阳(约1550-1620),字云龙,号澄江,明代著名诗人,生活在明末风云变幻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描绘田园风光,寄托个人情感。
这首诗作于李梦阳游览田园时,正值雨后,万物复苏,展现出田园的生机与美丽,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李梦阳的这首《雨后往视田园同田熊二子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生机和自然气息的田园诗。诗人在雨后的田园中,看到万物复苏的景象,心中自然生出许多感慨。开篇的“雨暵自有期,岁功讵云差”点明了自然与人类收成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接着,诗人描绘了雨后的美好景象,白话文中提到的“万物皆颜华”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尤其是“长风起修林,夕响连蒹葭”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声音,也让人回味那种恬静和安宁。
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仅是记录自然的美,更是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怀念。最后一句“怀古看行云,矫首徒咨嗟”更是突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表现了他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后田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历史的思考,浸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深邃。
诗中“万物皆颜华”是什么意思?
A. 万物都很美丽
B. 万物都很丑陋
C. 万物都没有变化
D. 万物都在沉睡
诗人对雨水的态度是:
A. 愤怒
B. 尊重
C. 无所谓
D. 逃避
“矫首徒咨嗟”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愤怒
C. 感慨
D. 忧伤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李梦阳的这首诗及其所蕴含的深厚情感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