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调赵子期二首 其二

《调赵子期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08:06:30

诗句

春来频约赵崇文,同避红尘踏暖云。

底事相逢却归去,杏花今日雪纷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6:30

原文展示:

调赵子期二首 其二
春来频约赵崇文,同避红尘踏暖云。
底事相逢却归去,杏花今日雪纷纷。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到,常常约赵崇文一起,躲避世间的纷扰,踏上温暖的云彩。
为何相逢后又要各自离去呢?今天的杏花,竟然像雪一样纷纷飘落。

注释:

  • 赵崇文:指赵子期,古代著名的音乐家,因其与作者的友谊而被提及。
  • 红尘:指世俗的纷扰、喧嚣,常用来形容人间的烦恼与欲望。
  • 暖云:形容春天的云彩柔和温暖。
  • 杏花:春天盛开的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 雪纷纷:形容雪花纷纷落下,这里用来比喻杏花的飘落,表达了一种凄美的景象。

典故解析:

“调赵子期”是指与赵子期的交情,赵子期是《庄子》中提到的著名乐师,象征着高雅与超脱。诗中的“红尘”与“归去”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现实的逃避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有壬,元代诗人,生平及创作不详。其诗作多以抒情、写景为主,作品中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风景。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友人交往,寄托了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与朋友的约会描绘了春日的温暖和自然的美好,同时也暗含了对人世纷扰的逃避与思考。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与友人赵崇文的相约,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试图在春日的暖阳和柔云中寻求一片宁静。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却表现出一份惆怅与无奈,尽管相逢,但却又要分离,似乎在感叹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如同春花般短暂。最后以杏花纷纷飘落作结,既是对春天美景的描绘,也是对友情的感叹和人生无常的哲思。整首诗在清新自然之中,透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来频约赵崇文:春天来临,经常约赵崇文(赵子期)一起游玩。
  2. 同避红尘踏暖云:一起躲避世俗的纷扰,漫步在温暖的云彩上,表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3. 底事相逢却归去:为什么相见后又要各自离去呢?表达出一种惆怅。
  4. 杏花今日雪纷纷:今天的杏花就像雪花一样纷纷落下,象征着短暂的美好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杏花的纷落比作雪花,增加了意境的美感。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杏花描绘得如同雪一样纷飞,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与人生短暂的感慨,也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代表生机与希望,象征着新的开始。
  • 红尘:象征世俗的烦恼与纷扰,暗示对繁华的厌倦。
  • 杏花: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美好与短暂。
  • :象征着纯洁与无常,反映出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赵崇文在诗中代表着什么? A. 友谊
    B. 财富
    C. 权力

  2. “红尘”指的是什么? A. 自然
    B. 生活的烦恼
    C. 友谊

  3. 诗中使用了什么样的比喻? A. 将杏花比作雪花
    B. 将云彩比作水
    C. 将春天比作秋天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许有壬《调赵子期》与李白《月下独酌》: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但李白更侧重于孤独与自我陶醉,而许有壬则在友谊中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忧伤。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全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羔裘 清人 叔于田 将仲子 缁衣 丘中有麻 大车 采葛 葛藟 国风·王风·兔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鹿字旁的字 包含当的成语 贪墨败度 肉字旁的字 拘结尾的成语 龙盘虎拏 黄字旁的字 以辞害意 子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光前启后 灵房 锦簇花团 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细账 誊缮 装葱卖蒜 一丈五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