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白雪曲

《白雪曲》

时间: 2025-05-07 14:12:37

诗句

帘白明窗雪,风急寒威冽。

欲起理冰弦,如凝指尖折。

霜帏眠不稳,愁重肠千结。

閒看腊梅梢,埋没清尘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12:37

原文展示:

白雪曲
作者: 张玉娘 〔元代〕

帘白明窗雪,风急寒威冽。
欲起理冰弦,如凝指尖折。
霜帏眠不稳,愁重肠千结。
閒看腊梅梢,埋没清尘绝。

白话文翻译:

窗帘映衬着皑皑白雪,窗外风急寒冷刺骨。
我想起身去理顺冰冷的琴弦,却感觉手指似乎要凝结折断。
在霜冷的帷帐里睡不安稳,愁苦交织在心中。
闲暇时看腊梅枝头,似乎被埋没在清净的尘世之外。

注释:

  • 帘白:窗帘上反射的雪光。
  • 明窗:明亮的窗户,透光。
  • 冰弦:指冰冷的琴弦,象征音乐的冷清。
  • 霜帏:覆盖着霜的帷帐,形容寒冷和静谧。
  • 腊梅:冬季开花的梅花,象征坚韧和清香。
  • 清尘绝:形容环境的宁静与无尘,突出一种清幽的感觉。

典故解析:

腊梅在冬季盛开,象征着在寒冷中仍旧坚韧不拔,代表着希望与美好。古人常用腊梅来寄托情感,表达逆境中仍有生机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玉娘,元代女诗人,生于书香门第,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女性情感和生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严冬,反映了诗人在寒冷季节中的孤独与思索,表现出女性在逆境中的坚韧和细腻情感。

诗歌鉴赏:

《白雪曲》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在寒冷的冬日中,诗人通过窗外的白雪与刺骨的寒风,引发了内心的思绪。开篇通过“帘白明窗雪”的意象,为整首诗营造了冷清寂寞的氛围。接着,诗人想要起身理琴,但又因寒冷而犹豫,这种对音乐的渴望与身体的无奈形成强烈对比,展现了内心的矛盾。随着诗句的展开,“霜帏眠不稳,愁重肠千结”,诗人的愁苦与不安愈加明显,体现了她对生活的思考与感受。在诗的结尾,诗人静观腊梅,表现出一种淡然的心境,似乎在这清冷的环境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帘白明窗雪:窗帘上映衬着的雪光,表现出冬季的寒冷。
    • 风急寒威冽:外面的风急促而寒冷,增强了寒意的感觉。
    • 欲起理冰弦:想要起身去弹琴,表现出对音乐的渴望。
    • 如凝指尖折:手指因寒冷而感觉僵硬,暗示身体的不适。
    • 霜帏眠不稳:在霜冷的帷帐下难以安眠,表现出内心的不安。
    • 愁重肠千结:愁苦如千结般缠绕在心里。
    • 閒看腊梅梢:闲暇时欣赏腊梅,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 埋没清尘绝:腊梅在清净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出,象征着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中的愁苦比作千结,形象生动。
    • 对仗:如“欲起理冰弦”与“霜帏眠不稳”,对称反映内心矛盾。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冬季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同时展现了在逆境中仍然坚韧的精神。

意象分析:

  • 白雪:象征着纯洁与孤独。
  • 冰弦:象征着冷清的音乐与内心的渴望。
  • 腊梅:代表坚韧与希望,在寒冷中仍能开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雪曲》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玉娘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腊梅”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坚韧与希望
    • C. 凋零
  3. 诗中“帘白明窗雪”主要描绘的是?

    • A. 春天
    • B. 夏天
    • C. 冬天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张玉娘的《白雪曲》更注重冬季的寒冷与孤独,而李清照则着重表现女性对爱情的思念与柔情,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戏题秋月 送陆秀才归觐省 湖南春日二首 早春雪中 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 湘南曲 送辰州郑使君 古意 湖南雪中留别 玉台体题湖上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丨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柔服 削株掘根 笮足 掩映生姿 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大旱望云 招降纳叛 猫冬 闻鼓而进,闻金而退 压解 牛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曳履 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