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5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59:44
南州大雪从来少,数日山庄三尺厚。一点游尘着处无,四檐明月连宵有。琼树应迷谷口樵,玉蓑不脱溪边叟。清池片石叠寒毡,远岫疏松排秃帚。鸢肩独耸费吟哦,鹤发相辉惜衰朽。梅清竹瘦转凭陵,鸟仆猿僵罢飞走。孤烟冷舍自无聊,横宝当途谁得取。宜消瘴疠拯群黎,忽报丰登随众口。高士轩中爱煮茶,将军帐下催斟酒。种石辛勤璧在田,照书烂漫珠盈斗。阴崖北向云影开,旭日东来涧声吼。眼前光景渐消磨,石门天柱长回首。
南方的州郡大雪本来就稀少,这几天山庄的积雪已达三尺厚。游荡的尘埃在雪中无处可落,四角的屋檐下明月照耀着整个夜晚。琼树在谷口让樵夫迷失,溪边的老翁依旧披着玉色的蓑衣。清池边的石头叠起了寒毡,远处的山岫稀疏的松树像一把秃帚。飞鸢高高耸立,让人费尽吟咏,鹤发苍苍,令人惋惜衰老。梅树清香,竹子纤瘦,终究依托着陵园,鸟儿和猿猴也都停下了飞走的身影。孤烟的冷舍让人感到无聊,横在路上的宝物又有谁能得到呢?合适消灭瘴疠,拯救百姓,忽然丰收的消息传遍四方。高士在轩中喜爱煮茶,将军在帐下催促斟酒。辛勤耕作于田野,照书的光辉如珠子般闪烁。北向的阴崖云影微开,东来的旭日伴随着涧水的轰鸣。眼前的光景逐渐消逝,石门与天柱让我长久回首。
作者介绍:蓝仁,元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与人生哲理的关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方的冬季,反映了作者对大雪的独特体验以及对自然与人情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
《白雪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南方冬季的雪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开篇便指出南方大雪稀少,然而在作者的山庄中,积雪竟然达到了三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随后描绘了雪中宁静而美丽的景象,如“琼树应迷谷口樵,玉蓑不脱溪边叟”,展现了在这幅雪景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诗中还有对老年与衰败的思考,如“鹤发相辉惜衰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珍惜;而“孤烟冷舍自无聊”则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冷清的情感。整体而言,诗作在描写雪景的同时,借景抒情,表现了人对自然、对生命的感慨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鸢肩独耸”)、拟人(如“梅清竹瘦”),以及对仗(如“高士轩中爱煮茶,将军帐下催斟酒”),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南方雪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方大雪稀少,这几天山庄的积雪有多厚?
诗中“玉蓑”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高士”在做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